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启莲
四川省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64525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一、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促进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还是合作者和互助者。他们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对方的经验和知识,从而促进学习的效果和成果。
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和合作对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相互激发和启发,共同进步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施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和指导。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他们需要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交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分组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为3至6人的小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小组都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学生,以便更好地发挥相互学习和帮助的作用。
(二)明确任务
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明确任务。教师需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真实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以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在明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任务需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任务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可以掌握课程要求的技能和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任务需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任务的设置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兴趣和能力。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任务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好能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同时又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3.任务应当真实有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或未来职业相关的任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为当地社区设计一个网站,这个任务就涵盖了网页设计、数据库管理、网络营销等多个方面,既有趣又具有实际意义。
4.任务需要具体明确:任务的内容和要求需要具体明确,避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混淆。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详细的任务清单,包括需要完成的任务、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等,以便学生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通过明确的、真实的、有趣的任务,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为当地社区设计一个网站”为例,这个任务涵盖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的许多知识点,如网页设计、数据库管理、网络营销等。为了使这个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合作计划: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作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安排、预期成果等方面。例如,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负责网页设计,一些学生负责开发后台数据库,一些学生负责进行网络推广等,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这样可以保证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
2.分工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教师可以将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例如,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负责网页设计,一些学生负责开发后台数据库,一些学生负责进行网络推广等。这样可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3.引导讨论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如何进行网页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数据库开发,一些小组讨论如何进行网络推广。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也可以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不仅可以提高任务的完成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关注进展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可以及时关注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于一些小组遇到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协调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协助解决。这样可以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小组间的展示和交流活动,评价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评价的标准应该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总之,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应大力推广和应用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学胜, 张知文. 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成才之路, 2021, (9):74-75.
[2]王文君.合作学习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5):1144.
[3]刘瑶.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