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策略探索

摘要 【摘要】摘要: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是发挥劳动育人的价值理念,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可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目标,还可以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因此小学教师需要积极结合创新性的项目化学习理念,突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开展丰富多元的劳动教学项目,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的生活劳动和学校劳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意志磨炼,进而形成良好的综合劳动品质。
DOI
作者赵祎云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项目化学习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策略探索

赵祎云

诸暨市山下湖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是发挥劳动育人的价值理念,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可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目标,还可以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因此小学教师需要积极结合创新性的项目化学习理念,突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开展丰富多元的劳动教学项目,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的生活劳动和学校劳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意志磨炼,进而形成良好的综合劳动品质。

关键词:小学劳动;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劳动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结合劳动教学育人的价值理念,并且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劳动实践项目过程中,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围绕着学生的日常劳动生活经验为基础,并设计丰富的劳动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劳动实践技能。

一、制定科学明确的劳动项目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认知,教师在制定劳动教育项目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所处的学习年龄阶段。老师需要结合课本教材中的内容要求,制定精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目标,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劳动项目的整体实施规划,还需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并且教师需要积极渗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例如教师在开展工艺作品设计的教学项目时,可以结合学生对手工工具和技术的认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工具制作简单的工艺作品。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渗透安全第一的教学理念,并引导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价值和意义,也让学生体会到完成劳动项目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将本次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工艺作品的设计和加工方法,让学生体会作品创作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并引导学生能够掌握生活中常见材料的使用方法,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产品质量意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设计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内容

不同年龄和学段的小学生,其自身拥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小学劳动教师在选择劳动教学项目内容时,需要考虑本地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学校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并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围绕着能够体现学生真实生活的劳动教学内容,精心选择适宜的项目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完成的整理和收纳的日常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家庭劳动过程中学会自己独立的整理衣柜清理使用过的书籍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如何整理和归纳自身的学习用品,还进一步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对自身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等较大空间的美化过程,从而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空间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协调能力。并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综合劳动意识,能够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三、开展劳动项目结果的教学反思

教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时,需要积极指导学生关注劳动过程中的细节,并保证每一个步骤环节都可以精准正确。同时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对整体劳动项目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围绕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最终的成果,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在实践生活中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成果中所包含的辛勤劳动,养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价值观念。并且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在劳动项目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让其分享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劳动心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普通劳动者为榜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以及不足。并且教师还可以充分构建良好的劳动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在成果展示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劳动实践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在劳动过程中的心得体验,撰写演讲报告和劳动日志,进行深入的反思交流,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感悟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其劳动价值观念的黄金时期,教师可以积极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不仅有效落实劳动教学育人的价值,还体现了劳动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制定科学明确的项目目标,并精心选择适宜该年龄段学生的项目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教学指导要求逐步正确地完成劳动实践活动。并且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后进行深入交流和反思,了解自身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桂盛.小学项目式劳动教育探析[J].江西教育,2020(27):2.

[2]张军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9):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