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命教育”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的融入路径探究
作者姓名:张利萍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偃师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新校区 邮政编码:471900
摘要:生命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与独特,培养他们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作为主要学科,具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如何巧妙地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其在教学中绽放光彩,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这样的融入,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人文素养和情感智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积极的能量。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低段;融入路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悟生命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寻找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关于生命主题的内容,如《秋天》、《小小的船》、《江南》等,这些课文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宝贵。
例如,《秋天》这篇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而珍贵的,应该珍惜和尊重。又如,《小小的船》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和希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开展阅读教学,贯穿生命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使得阅读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将生命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以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四季》为例,这篇课文描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美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四季的美丽景色和动植物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课文,思考四季的变化与生命的关系。比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生命开始新的轮回;夏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动植物都充满活力;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生命付出努力后获得成果;冬天是静谧的季节,生命在休整中积蓄力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四季的特点和美丽,更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他们会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例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找虫子吃,表现出了友爱和互助的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这种精神,如何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生命更有意义。总之,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进行作文指导,渗透生命教育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传递生命价值、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真谛的有效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看图写话《小白兔运南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故事情节和小白兔所面临的困难。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小白兔克服困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想出各种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小白兔为什么会遇到困难?这个困难对小白兔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克服困难,小白兔有哪些成长和收获?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有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写作教学来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与生命相关的写作主题,如“生命的奇迹”、“珍爱生命”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这些主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四、实施实践活动,深化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种触动心灵、影响精神的教育。其开展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通过亲身体验渗透生命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场,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诞生和成长。在动物园里,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生命的奇妙和多样性。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尊重自然。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读物,如《小狗钱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些书籍通过富有哲理的故事和生动的情节,让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进一步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总之,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阅读课外书籍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结语:生命教育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价值;开展阅读教学,贯穿生命教育;进行作文指导,渗透生命教育;结合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这些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塑造和精神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生命教育的融入,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1]周问红, 别晓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J].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 (7)
[2]党玉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 2022, 第23卷(23):6-8.
[3]马星星.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3,(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