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策略
沙文玲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普基镇红军树村田坝小学 四川普格县 615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外,还要以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为导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新颖、活泼的文学阅读培养方式,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全面促进小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均衡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日常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做相关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阅读教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和多种新鲜事物。但是信息时代下大量的科技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消除信息时代对学生教育的负面影响,保证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开始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建构学生和教师的集体阅读课堂[1]。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
群文阅读中的阅读量不仅包括阅读的数量还包括阅读的质量,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群文阅读时,可以不局限于本版本的课文,可以尝试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上去选取更适合学生的一些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有效保证学生阅读文本素材本身的质量,又能增加学生阅读文本的数量,而且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群文阅读活动当中。除了每天在学校进行群文阅读外,可以多让学生利用课外的闲暇时间到离家或离学校并不远的书店进行课外阅读[2]。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现在的语文考试中,阅读量是在不断地增加的,小学正是培养学生阅读速度的重要阶段。而群文阅读的引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课前,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上阅读任务,需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几篇阅读任务。这种给学生特定的材料,并有时间限制,可以增加学生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意义。
(三)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有了对阅读的兴趣后,还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活动和学生每天定时微信打卡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在学校里的晨读会中,可以让学生一起诵读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此外,学校还可以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读书比赛,让学生的家长也参与活动。活动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诵读,教师诵读,学生与家长一起诵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将群文阅读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当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阅读当中认识和了解更多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语文素养,使学生更加喜欢语文学科,并且能够主动去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和作用,这需要语文教师准确地把握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来进行群文阅读篇目的选择,更好地对群文阅读进行总结,让群文阅读更具有实效性。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将一些有一定联系的文章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当中阅读归纳的文章,让学生试着猜想教师是按照什么来进行归纳的,并对此类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观察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同时在阅读当中,教师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干扰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也可以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3]。
(二)改变阅读教学形式
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来决定下一步的语文学习计划,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能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提出相应的批评建议。如在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教学素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也走上课堂开展自主开放式的群文阅读学习活动,让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和进行知识应用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几篇内容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微课预习视频,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可以带着对阅读素材内容的思考进入课堂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途径的雪山、草地的真实影像,让学生通过更多元、真实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在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剧片段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如电影《英雄儿女》和《上甘岭》,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多样的语文阅读素材进行对比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后进一步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进行自由写作,让学生练习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达自我的思想情绪。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为题进行主题写作,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有的学生认为我们现在的身份是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是最好的践行爱国主义。通过改变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有效设置课堂问题
提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方向及深度,因此教师需切实提升自身的课堂提问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力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科学设置引导问题,才能够顺利达成预期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综合分析群文阅读内容及学生情况,精心设计一系列高质量的引导问题,为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增强问题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避免用作者观点、标准答案等限制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要针对议题中的多篇文章设置问题,如果依然依据某一篇文本设计问题,将难以体现群文阅读的价值。其中,最为简单的做法是依据多篇文本的异同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异同点挖掘出来。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鲁迅先生,教师可从作者角度入手,组合多篇文本,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共同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特征、在情感表达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等。由于群文阅读教学组合了多篇文本,如果设置过杂、过多的问题,将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序性。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利用阅读单整理话题元素、整合课堂提问,让学生依据阅读单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这样不但课堂提问的有序性得到保证,也能使学生全面把握多文本的主要内容。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拓展学习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既能收获快乐,又能收获自身能力的成长。采用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要进一步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分层次的阅读教学和改变阅读教学形式来创设高效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郭霞松.利用群文阅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新智慧,2019(33):126.
[2]张霞.浅析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95):11-12.
[3]张向林.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9(3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