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四川省仁寿县小龙人学校 陈浏屹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总的策略应是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
关键词:学前 语言教育 内容 方式
从全国范围来看,当前学前教育中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方向正确,但存在一些多少年来就存在的问题。比如幼儿语言小学化,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语言表达。幼儿回到家里,家长首先问的是识了多少个字,能算什么题,由于家长们的超前要求,有的幼儿教师就顺水推舟地满足家长的要求,以致语言教育被弱化。为了使学前语言表达培养卓见成效,就要排斥这些消极的社会影响。还有一种现象,是重视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忽视对课外的积极因素的利用。比如对家长进行幼儿语言表达 辅导 的培训。因为园内教学只有那么点时间,能产生语言交流的机会,很多时间在园外。所以利用好家长的积极因素,使幼儿园、家庭形成合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谈谈怎样实施。一、在课堂语言课中,重视听与说的训练。听是语言信息来源的唯一途径。听准是为说做准备的能力。听准了,就收到了准确的语言信息,为说准打下了基础。要使幼儿听得准,老师的发音要清晰而准确,用普通话要克服方言的干扰。二、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音乐是作用于人们听觉的美妙之音,幼儿们也倍感兴趣。但不懂歌词听音乐于语言训练益处不大。因为不懂歌词,只闻其声不知其意。所以在听音乐前,先要写出歌词,朗读歌词。教幼儿能正确读准歌词,老师还要给他们讲懂歌词的意思。幼儿园的歌都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歌,一讲便懂。懂了歌词再教唱歌曲。这样唱着歌,心就进入了歌中的情景。唱完歌,老师再对幼儿们提一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有师生语言互动。也许有人会说,教唱歌,这不是音乐课的事吗?如果音乐老师与语言课老师不是同一个人,音乐课将不能进行有目的渗透语言训练,但这不是问题。因为幼儿教育也是在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主张是跨学科备课,每学科是相互渗透的。所以音乐课渗透语言教学,是途径之一。三、美术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也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借着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渗入语言训练,效果也是很好的。因为幼儿的世界是充满美的世界。美的形状,美的色彩。他们欣赏美,创作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丰富的。例:老师在黑板上张贴一张彩色的画。这个童话世界一下就把幼儿们吸引住了。画面上一棵榕树下,有一间蘑菇形状的小屋,有动物们在屋前玩耍。小熊在玩皮球,小猴在玩木棍,小鸟在树上张着嘴,一定是在唱歌。远处有青青的小山,山前有一条小河。河中的鱼儿跳出了水面。这些都能激发幼儿们表达的兴趣,这是寓语言训练于美术欣赏之中。四、体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学。体育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怎样在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呢?那就是抓住活动中幼儿们愿意表达的时候。如老师示范,幼儿模范。爬、跑、跳、玩皮球等。活动中他们必然要在同伴间自由地交流。这时老师可观察倾听他们的说话。把说得流利准确、活泼的语言录下音,在语言课上播放。这个工作可委托体育老师代办,也可以语言老师亲临制作。这样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进一步提升。五、利用周围环境激发语言表达。课堂上,幼儿的发言机会很少,表达的欲望便受到压抑。开辟课外语言活动潜力巨大。比如布置幼儿在课间观察周围的景物及设施,让他们叫出名字。这是平时熟视无睹的东西,平时也在随意地表达。而现在是完成特殊的任务,他们就会进行反复练习,力求说得漂亮。又如,幼儿们每天都要被家长们送来与接回。布置他们观察路上看到的事物。把最感兴趣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回校后在师生间交流。如有个幼儿看见邮车在路上行驶。邮车很特别,是绿色的封闭的,上面还有黄色的图案。第二天来到学校,他就急切地告诉同伴,“昨天,有一辆车,绿色的很好看。妈妈说那是邮车。我问妈妈邮车做什么的?妈妈说,是送信送包裹的。”这说明这种号召性的作业布置激发了观察的兴趣,由观察的过程促进了语言表达的练习。还有个幼儿礼拜天随父母去公园玩耍。由于幼儿的家长得到了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方法上的辅导。他们懂得对幼儿的教育应是全面、多方面的。作为家长,应配合老师的工作延续园内的教育活动。礼拜天带幼儿去公园玩耍就是方式之一。他们来到了公园里。里面的风景十分优美。有弯弯曲曲的彩色走道,有翡翠般的水池。白石桥与青树绿草相衬,十分好看,这一切都激发了幼儿的话匣子。他一会儿问小鸟为什么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亭子为什么有高挑的角?那些好看的花儿叫什么名儿?池子里的游船有的为什么造成白鹅的样子?对幼儿的好奇,家长都给以细心的解答。比如“鸟儿在天上飞是因为有翅膀。还用两手模仿翅膀扇动的样子。游船造成白鹅游水的样子,是为了欢迎我们的宝贝孩子来这里玩。宝贝坐在船上,爸爸妈妈划着桨,水哗哗地唱着歌。幼儿好奇的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个游公园的活动,就是作为家庭教师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环境欣赏的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烙印一幅我们的家园多美好的画面,从而对幼儿环境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寓思想教育于游园活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那一连串的问答,正是对幼儿专门的语言训练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语言训练不是专门的语言课形式,是随机的自然而然的。这就是语言的自由运用。正是这种自由的语言表达,使幼儿的语言表达不断走向成熟。六、幼儿课外群体活动对培养语言表达是又一途径。幼儿们在园里受教育,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课堂上被管束着。下课了,放午学了,幼儿们都有自由活动的时候。与小学生不同的是他们的自由活动有老师在一旁看着。这时他们会自由组合玩耍。两个三五个,他们由于相同的年龄段,相同的生活经历,会自由地交流起来。他们说话都争先恐后,唯恐没有表达的机会。这又是他们练习语言表达的场合。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表达,他们的表情、动作,可以录像录音,适当的时侯再现出来,给他们以赞美与鼓励。这种赞美鼓励会使他们在自由活动中努力把话说漂亮又漂亮,这样,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会越来越好。这又是自觉的语言自我训练。这种活动应经常开展,效果更好。
总之,学前教育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