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

摘要 【摘要】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让学生感到乏味,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一直是语文教师们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法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拉近学生与抽象知识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法的多样性,如多媒体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等,可以弥补以往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调性。情境教学法的具象性、情感性和代入性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DOI
作者孙丽洁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

孙丽洁

海林市长汀镇杨林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让学生感到乏味,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一直是语文教师们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法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拉近学生与抽象知识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法的多样性,如多媒体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等,可以弥补以往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调性。情境教学法的具象性、情感性和代入性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引言: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情境教学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与情境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他们的学习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口授+板书”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比较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不用说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和探究。然而,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文本、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元素的融合,通过多样化的课件教学效果,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情境。这种方式不仅扩大了教学空间,还可以将文本直观地呈现出来,使之变得更加具体和有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事先从网络上收集与文章有关的资料,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资料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雷锋的时代背景、生平和事迹等。通过多媒体的多元视听效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再比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该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栩栩如生。为了突出课文的生动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小蝌蚪寻找妈妈的经历,同时让他们感受小蝌蚪到青蛙的转变和生长过程。最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鼓励孩子们通过朗读和模仿角色的语气和形态,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差距,从而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你认为小英雄雨来是怎样的人物?(2)小英雄雨来在课文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你觉得小英雄雨来是怎样解决问题的?(4)小英雄雨来的行为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感悟

创设生活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情节和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通过将知识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学《桂花雨》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提问学生:"为何妈妈说这里桂花不如家里的?你有这感受吗?"通过转化为学生亲身经历,学生自然融入日常生活。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问:"妈妈做的饭比餐厅香,为何?"学生纷纷发言,有说妈妈会做饭,有说妈妈舍得放料和油,有说妈妈放肉多。最后,我对学生的发言作了总结:妈妈的饭融合辛苦,早起为我们做饭,满足胃口和营养,放学后把饭菜送到我们面前。父母做的饭虽简单,却包含爱,比餐厅菜更好吃。通过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悟"雨"字内涵,深入理解"桂花雨",读懂情感,体会描写和抒发思想情感。

此外,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感受自然美景所带来的情感和思考,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并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生动地再现教材中的故事情节。这样有趣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在逼真的学习情境中加深学习体验,降低学习难度,使语文课堂变得高效。

例如,以《将相和》教学为例,该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三个层次分明的小故事,如负荆请罪、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而且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我曾经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学习内容编成课本剧。学生们可以扮演廉颇、蔺相如、秦王、赵王等角色,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式表现故事情节。这样的角色扮演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的脉络,加深对文章人物的认知。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因其具象性、情感性和代入性等特点,在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主动性和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普适性教学情境,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为情境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多样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方程程.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 2023(12):126-128.

[2]马换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2(21):87-90.

[3]穆好诗.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长,2022(14):100-10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