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研究
黄成焱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 408211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核心素养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导向。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宗旨,探讨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旨在通过系统性、整体性的单元教学,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超越了单纯的知识积累,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传统的课时教学往往陷入碎片化知识的灌输模式,忽视了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打破这一局限,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核心素养出发,重构教学体系。通过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连贯性和深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更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其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前期准备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单元教学设计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教师需要全面审视教材,深入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和意图。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知识点的梳理,更要求教师对教材背后的教育理念、科学方法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深刻的认识。以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为例,教师需要明确该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总览教材,教师可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基础。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的指导纲领,它规定了每个单元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解构单元概念体系时,教师应紧密围绕课标,梳理出单元内的核心概念,并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中,核心概念可能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群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态平衡以及环境污染等。教师需要明确这些概念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奠定基础。在明确了单元的核心概念后,教师需要整合教材内容,重构学习单元。这一步骤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根据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单元知识结构。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中,教师可以按照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序,重构学习单元。通过整合内容,教师可以使教学更加系统、连贯,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与资源准备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时,教师应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设定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中,学习目标可以包括: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等。这些目标既涵盖了知识层面,也涉及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选择评价方式时,教师应紧扣学习目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纸笔测试、实验操作、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中,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操作来检验学生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来评估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口头报告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构建探究材料超市时,教师应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探究材料和资源。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中,教师可以收集身边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的案例,如河流污染、垃圾处理、植树造林等,作为探究材料。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自主收集相关信息,丰富探究内容。贴近生活的探究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改进
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活动的情境性和任务性,为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和任务。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情境性、任务性的学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河流的污染情况,分析污染原因,提出治理建议;或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手册,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教师应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改进,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时存在困难,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更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发现学生在环保意识的培养上还有待提高,教师可以增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问题。单元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完善的过程。
综上所述,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流程,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如何将单元教学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和学段。同时,还需关注单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夏菲.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研究[N]. 山西科技报, 2024-09-02 (A05).
[2]张芮.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D]. 曲阜师范大学, 2024.
[3]刘瑜. 基于科学思维的初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D]. 曲阜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