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 【摘要】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奠定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基础的英语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受限的大背景下,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存在缺陷,整体教学环境缺乏竞争性,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英语学习。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即使克服外部因素,也要重视起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新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强化英语思维。
DOI
作者李俊君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李俊君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兴宁小 471700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奠定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基础的英语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受限的大背景下,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存在缺陷,整体教学环境缺乏竞争性,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英语学习。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即使克服外部因素,也要重视起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新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强化英语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1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师资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对英语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小学英语师资队伍普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英语教师较为匮乏,专业英语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甚至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是由其他学科教师负责的,或者是校方从校外聘请代课老师,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低下。还有部分英语教师缺乏足够的经验,在毕业之后通过考试进入农村地区学校,但实习期或者聘用期到期之后,又会匆匆离开,紧接着由新一批的教师代替,导致学校缺乏真正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也非常不好,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1.2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对于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大部分教师一直处于农村环境中,其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接受度较低,对一些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也不擅长。由于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大多为非英语专业教师,还有一部分英语教师长期待在农村小学,其教学方式已经固化,没有与当前新课标理念相结合,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英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不利于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1.3缺乏英语学习环境

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在英语学习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不管是师资配置,还是软硬件设施,农村地区都处于劣势。城乡经济差异比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很少在英语学习上为孩子投入过多,并且大部分家长为了挣钱进城务工,学生一般是由家里老人看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放学之后很少自主进行英语复习。英语教学对教学设备有一定的要求,英语教材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用书、练习册、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可能配置齐全的教学设备,但是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软硬件设备无法达到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较差。

2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专业水平

针对农村小学师资队伍水平较低的问题,学校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整体专业水平,为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保障。首先,配足师资队伍,高素质、高水平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关键。相关部门应制订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定期支教,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其优先性。同时,吸引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对于教育经费,可以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能够跟得上新课改的步伐。其次,注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学校英语教师外出深造,使其积极参与各种教师论坛,加强学术沟通,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调整,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体系。对于在职教师,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将培训活动当作一种常态化形式,加强在职教育,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并设置严格的考核机制,定期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考核,以促进其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提供保障。最后,英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进行自学,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身英语素养的提升。

2.2优化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地区教学环境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客观环境相对充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进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首先,在英语教学中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并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多层次目标,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丰富的教学环节,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取活动导入或者复习导入等形式。

2.3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强化学生文化意识

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农村小学应加大经费投入,配置齐全的教学辅助设备,保证硬件设施齐全,为英语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应打造英语教学软环境,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现有英语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首先,英语教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环境对教学效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本性活泼,教师不应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农村小学教学设施本就落后,教学氛围本就紧张,若缺乏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创设和谐课堂环境,在上课前,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拉到英语课堂上,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英语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部分农村英语教师认为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有限,便会增加教学紧凑性,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无法保证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抓英语教学进度的同时,还应注重迂回复习,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于学生的错误部分,及时指出并指导修正,使学生真正吸收知识,长此以往,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4加强城乡、家校合作,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首先,加强城乡之间小学的合作学习,从城市小学中调配英语外教,到农村小学参与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英语交流中体会纯正英语发音。同时,农村英语教师应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吸收一些新理念,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以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其次,加强家校合作,由于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布置一些英语听说作业,教师将视频发送至家长群,由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英语听说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最后,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由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不够完善,导致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听说教学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借助人工智能可以协助教师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工作,以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人工智能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代替教师与学生展开口语交际,还可以监视学生的上课状态,将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有效调整教学计划,这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减轻教师负担,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3结语

农村小学英语在教学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包括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学方法不够先进,英语学习环境不佳等。核心素养视角下,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水平,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效渗透英语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蕾.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高年段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0,(12):81-82.

[2]罗小琴.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学苑教育,2019,(21):61.

[3]陈惠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8,(13):69+72.

[4]何少梅.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中),2018,(06):192-19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