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策略
王航航
湖北省恩施市恩施思源实验学校 湖北省恩施市 4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其中“双减”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双减”指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作业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需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实现“减负提质”。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提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休息和放松,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同时,教师也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存在着教学环节繁琐、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和评估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完善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2. 精简教学内容
精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繁杂、重复和无重点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筛选出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内容。在筛选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精炼和整合,删除冗余和重复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体系和核心内容。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如图形、表格、情景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表或图像来呈现数学概念和公式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最后,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课堂互动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减轻学习负担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简教学内容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之一。通过筛选和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呈现知识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等措施,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多元化评价方式
多元化评价方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态度,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多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表现和进步。首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多元化评价的基础。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其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是多元化评价的关键。除了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例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寻求帮助等。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态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最后,评价结果的科学化是多元化评价的核心。在多种评价方式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反映学生的整体表现和水平。可以采用加权平均、积分制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之一。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多方面内容的评价以及科学化评价结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态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实现“减负提质”。具体策略包括优化教学设计、精简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王光明, 范文贵. 新版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 孔企平, 张维忠, 黄荣金. 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