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物为线索——作文写作探索
李永红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
摘要:写文章为了使材料不显松散,往往以一个中心贯穿始终。但有中心,如果还有明显的线索则更好,以物为线索就是方法之一。
关键词:文章 线索
以物为线索,是要选择与中心有关的物件。这样这个物件就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是歌颂周恩来总理的高尚人格的,但文中的事件是与那件衬衫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以一件衬衫为线索,文章结构便紧奏而不松散了。先看下面这篇文章。《一块石头》,星期天,我和同小区的两位同学去离家,几里的一座小山上玩,这座小山不高,但远近出名。因为这座山上风景优美,是闲来游玩的好地方。我们登山了,他们二人在前,我在后,只见他们登山如猴般敏捷,几分钟就把我抛在了后面,我为什么走不快呢?别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体态正常,不胖不瘦,一个是班上的跳高明星,一个是短跑冠军,凳这么一座小山,不在话下,因为他们平时训练有素呀!而我则是个不爱运动的人,上体育课别人跳高跳远劲头十足,而我怕苦怕累,只在一旁观看。一次体育老师把我分到一个篮球活动组,两队竞赛打篮球吧,但进行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我就坚持不下去下场了,另换了个人上去。这样我的体重不断增加,身体也越来越胖,难怪我走路不行,登山就更不行了。今天我不就出洋相了,他们早也走得不见了踪影,我还在半山腰呢?我实在走不上去了,于是我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一坐上去真舒服,我一看这块石头真漂亮,光溜光溜的,又过了一会儿,他二人登上山顶又下山了,见了我说我是个大笨蛋。笨蛋就笨蛋吧,我享受了这块石头呢?你们没有。评析:这篇文章以一块石头为题,显然应以石头为线索,事件情节应与石头有关,可是看完整篇文章都没有这种感觉,他写的石头只是无意间坐上去觉得光溜舒服,与中心无关,与情节也无关。下面再看另一篇文章。《一块石头》事情发生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期中考试我不及格,老师找我谈心,问我不及格的原因。我说语文太复杂难学,又是拼音又是生字生词,又是语法。还有课文学习、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写作方法。学了某个作家的文章还要去课外书籍中读他的另一些作品,更要命的是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我就头疼。有了题目,写什么内容呢?我腹中空空,真没法了。我灰心丧气了,反正学不好语文了,不及格就不及格吧。老师听了没有说什么?也许怎么开导也没用,他岔开话题问我喜欢旅游吗?我一下来了兴趣说喜欢,他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离这不远的青林山上,最近有人发现了一块石头,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好多人都去参观过,都觉得神奇。神奇在什么地方?只要登上山顶参观了这块石头,原来做事无信心的人,完全变了个人,变得信心十足,做事也效力大增。他对我说,你可以去参观一下吧,可以满足你的旅游兴趣呢?星期天到了,我抱着好奇的心情决定去参观,来到山下一打听,这山不高,大约垂直高度五百米,绕行道路3里多,于时我开始登山了。我平时不好运动,平地走路都走不块,现在在山坡上行走,每走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每登上一段路就气喘吁吁的,我正想打退堂鼓时,忽见路边一块牌子上写着:“英雄登山顶,狗熊往回走”。我的心被强烈震动了一下,我想,我决不当狗熊,我非登上去不可,又走一会儿,来到一个水坑前,这个水坑足有一间屋子大,里面有几块露出水面的石头,只有踏着石头才能过去。但当我刚要上岸时一脚落空鞋打湿了。湿就湿吧,反正没多远了,又过了一会儿,我终于登上山顶了。只见那里果然有一块石头竖放在那儿,与普通的石头没多大区别,有何神奇之处呢?便走拢一看直面有几行字,内容是这样的:上山的人,只要用于摸一摸我的头顶,回去做事就有神奇的力量了。我照做了,兴高彩烈地下了山,回到家里,象个胜利者一样高兴,因为当了一回英雄,说来也怪,当我做作业倦了想休息时,想到登山那么多困难我都克服了,还克服不了疲倦吗?于是我打来一盆清水洗洗脸又继续做作业。以后每节课我都听得十分认真,作业也做得一丝不苟,又半学期过去了,期终考试我首次获得70分,及格了。这时我特意去问语文老师,这块石头真的神奇,上面的话也都灵验了,但它毕竟只是一块石头呀,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老师哈哈大笑起来,说:“它的神奇不是有什么超自然力量,而是它的诱惑力。你想,人们在它的诱惑下,既然能登上山去,必要克服登山之苦,克服走水坑之难,累也累了,鞋也湿了,当登上了山顶,就已经锻炼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了。”“啊,原来如此”。但这么近我以前怎没听说过,而我去登山时也只有我一人呢?老师又哈哈大笑起来:那石头是我找你谈心之前上山安上的,石头上的字也是我写上去的,目的是激发你的学习信心。“啊,原来如此,我心里说,老师呀老师,为了你的不争气的学生,你煞费了多少良苦用心啊!”
评析:这篇文章就成功地使用了以物为线索的写法。那块石头至始至终都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与文章的中心紧密相关,要让学生掌握这种写法需多读课外书籍,多练笔。又例:看下面这个作文题目,请设计出写作提纲,题目:“一部手机”。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纷纷思考起来,有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中这样的:一部手机应该写什么呢?写手机的设计吗?我又不是手机工程师,写手机怎样生产出来的吗?我又没在手机工厂工作过,而最近学了不少记叙文,记人叙事的课文。啊我想起来了,这是要我们以一部手机为线索,写一篇记人叙事的作文。他于是构思写作提纲如下:题目《一部手机》。提纲:一、概括写远在深圳的舅舅给我寄来了一部智能手机,还附了一封短信,叫我用手机帮助学习,加快成才。二,我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辅助学习。三,我尝到手机的甜头,体会到了通讯工具现代化的好处。评析:这个学生的写作提纲,并不离题,而是紧扣了中心。这个中心又都于手机密切关联。如开头的舅舅的一封信是叫我用手机帮助学习,而不只是增添玩兴。这个提示语音就可以写舅舅的信的较详细内容(节选也可以)。中间写充分利用手机帮助学习,内容也会写得十分具体,如写可以不定时间地点地看国际国内新闻,可以读小说、故事,可以看儿童版的节目。还可以与不在身边的同学通话讨论学习中的问题,等等。而这些内容都与手机有关,既可表现舅舅的关爱之心,也可以表现当代学生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学习成长的精神。
总之,以物为线索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