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美育教育与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融合

摘要 【摘要】摘要:新课标视域下,将美育教育与小学音乐学科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们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高他们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学习实情出发,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彰显美育教育的价值,实现学生健康发展。而且,将美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入,能让学生们丰富审美,提高精神世界,得到精神慰藉,获得更积极、更顽强的精神支柱。
DOI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视域下美育教育与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融合

符波  李婕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第一小学

摘要:新课标视域下,将美育教育与小学音乐学科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们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高他们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学习实情出发,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彰显美育教育的价值,实现学生健康发展。而且,将美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入,能让学生们丰富审美,提高精神世界,得到精神慰藉,获得更积极、更顽强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新课标视域下;美育教育;小学音乐教学;融合

将美育教育结合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音乐教师不得不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策略,使其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要点,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操、审美以及秩序感。而美育教育的融入,则能帮助学生们净化心灵,提升素养,从而促进他们情操、审美、秩序感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正确价值观念也能得到良好的塑造。

一、设计针对性教学,落实美育教育

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实现教学与美育教育的高效融合,就必须要基于学生们的学习实情、性格特征、成长需求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天马行空,但是他们也极容易受到完结的干扰。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还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以“身临其境”、“共鸣”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学习,实现美育教育,进而提高音乐学科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大雨和小雨》这首歌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们构建下雨的情景。多变的课堂教学,极大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再讲解这首歌的学习难点。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更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还能够激发想象力,进而理解歌曲的要领,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落实美育教育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们完成学习目标,还要助力他们开阔视野,挖掘音乐潜能,实现他们音乐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还需将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接触不同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开展《小毛驴爬山坡》这首歌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声乐与画面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的内涵以及美感。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阅读歌词,明白歌词大意以及所表达的主旨。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歌曲中涉及到的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培养的他们的音乐审美,进而更好从音乐中感受快乐、感受美好。

三、重视传统文化融入,落实美育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学、还携带者丰富的精神与美德。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既能够弘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又能够培养学生美好品德,进而落实美育教育。而且,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美育功能,继而激发民族自豪感,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必须要深入剖析传统歌曲中的深意、内涵以及美德,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实现他们在音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静夜思》这首歌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对我国古诗词的讲解,进而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们感受词曲的美感,体会其中意境,进而感受到古人的审美层次。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提高了歌唱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

四、重视学生情感表达,落实美育教育

重视学生情感表达,能助力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闪光点。这对他们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发言、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们的音乐学科素养将会得到高效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的教学时,由于学生们对歌词不太理解,极大阻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们熟悉歌词,并给他们介绍歌词的创作背景,也可以给他们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他们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们才能够更精准的借助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落实美育教育。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美育教育,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就必须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融合策略,从而使教学能不但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完善他们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实现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楠.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000(022):P.1-2.

[2]汤峻.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J]. 学苑教育, 2022(23):82-83.

[3]吴曦娜. 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  202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