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游戏,优质教学——初中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丁湘莹
缙云县东渡初级中学
摘要:现代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初中音乐教学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也自然应该围绕着引导和提升学生的鉴赏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传统音乐教育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收获很小。采用创新的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玩中完成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音乐;游戏教学;音乐游戏
音乐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给人们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不需要过多的理性思维的参与,更多是感性思维的发挥。音乐教学是教授给学生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可以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从声音的角度来感受,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境界都有促进意义。基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点,在授课的时候,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从身心上感受音乐,在身心放松和乐声融入中,体会美。而游戏化教学则完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在音乐课中的专注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达成初中音乐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是对初中音乐的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研究。
一.游戏化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视听游戏化教学策略
声音是音乐的载体,声音的不同变化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美妙的乐美。在进行课堂授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音乐课的这种特征,深度挖掘、采用不同的手段,让学生更直接、方便地感受到音乐的声乐变化,从中学习到音乐乐理,体会音乐的美感。利用好多媒体、互联网等便捷有效的授课工具,提供全方位的音乐展示。
例如,在进行“拉德茨基进行曲”这节课的时候,可以简单给同学们介绍下这首曲子的背景,这首曲子是管弦乐,现在成为了一首经常采用的欢庆音乐,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经常以此曲作为终曲。通过多媒体,先播放给学生观看这首曲子,感受曲子中欢快的节奏。在熟悉这首曲子后,让学生准备好敲打工具,比如书本、笔、瓶子等,敲打跟随着这首曲子的节奏,让学生在敲打中感受音节的高低变化,提升学生对音节的体验度,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准备好手机铃声、石头落水等类似的声音,让学生去聆听和分辨其间的声乐变化,这些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感知音节的不同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聆听效果。视听游戏化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参与到音乐课的互动中,更近距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
(二)歌舞结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
音乐是人们内心的情感通过声音的方式得以展现和诉求,而舞蹈是人们的内心情感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具有共通性,差别是在美的表现方式的不同。很多音乐都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和社会历史影响性,而往往这种具有代表性的美和思想又通过舞蹈的方式被再次呈现出来。所以,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度引入舞蹈来从另一个方面来展现音乐所要表现的这种美。学生跟随着音乐,做着舞蹈动作跟随音乐节奏,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地感观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一节内容时,授课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新疆的地方民族舞,在多媒体上播放音乐和舞曲共同展现的艺术作品,通过舞蹈动作,体会音乐节奏。让学生明白当地生活的人们是怎么通过不同的音乐和舞蹈展示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的,感受当地人们的独特生活习惯。在教学“京腔昆韵”这一节内容时,授课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京剧唱腔片段,例如《沙家浜》,在欣赏京剧唱腔的同时,观赏京剧演员的舞台动作。这些舞蹈动作是展示了演员的什么内心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在戏剧中是通过怎样的唱腔表现出来的。这种舞蹈和音乐相结合,利用舞蹈的直观感受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音节和腔调的变化,可以更有效提升音乐课的美育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游戏化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音乐游戏化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度,有着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过度游戏化,而失去了课堂纪律和课堂组织性。授课教师要讲解好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是正确的游戏参与行为,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可干扰和妨碍游戏化教学的正常进行。
结束语:
总的来说,音乐是初中阶段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游戏化教学创新,是非常大的教学进步。游戏化教学可以更容易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学生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体会音乐的美感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在采用游戏化音乐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课堂组织的有效性,让学生参与到设计的教学课堂步骤中,减少自身的无效动作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曹文千. 基于游戏教学法的初中音乐教学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9(05):11.
[2]彭晓玉.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12):10.
[3]文治.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与优化探究[J].北方音乐,201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