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婴幼儿生活保育”为例

摘要 【摘要】摘要:在国家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儿保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必要。幼儿保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基地,其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专业知识,更承载着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重要使命。因此,以“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为例,深入挖掘其思政元素并探索有效融入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程旨在通过生活活动保育的实践,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安全意识等思政素养。通过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期望能够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高尚
DOI
作者尹莹莹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4年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幼儿生活保育”为例

尹莹莹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

摘要:在国家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儿保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必要。幼儿保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基地,其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专业知识,更承载着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重要使命。因此,以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为例,深入挖掘其思政元素并探索有效融入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程旨在通过生活活动保育的实践,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安全意识等思政素养。通过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期望能够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高尚品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其有效融入策略,以期为幼儿保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保育;思政教育;生活活动保育;课程探索;实践路径

一、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概述

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作为幼儿保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与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健康习惯培养、安全防护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保育知识和技能,更能够深入理解幼儿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保育服务。该课程在幼儿保育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他们形成正确职业观念、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二、思政元素在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中的体现

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整理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结合课程大纲和教材,深入挖掘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意识等18个思政教育元素,这些元素既符合幼儿保育专业的特点,又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同时,我们注重将这些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此外,我们还注重思政元素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幼儿保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三、幼儿保育专业课程中幼儿生活活动保育的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思政认识

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割裂开来,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政治课的范畴,与专业课程无直接关联。然而,这种观念忽视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与融合,导致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缺失。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到思政教育在幼儿保育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明确其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和作用。同时,提升教师的思政认识也是关键所在。教师自身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二)融合教学方法,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我们注重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通过选取与幼儿保育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同时,情景模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保育工作的实际情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平台、微课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途径。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思政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微课等短视频形式的学习资源则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政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我们还注重实践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组织学生参与幼儿保育实践活动,如幼儿园实习、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教育的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保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三)注重综合评价,强化思政效果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我们注重综合评价的运用,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政素养,进而提升思政水平。

首先,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讨论等方面;结果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达成度,包括考试成绩、实践报告等方面。通过综合这两种评价方式,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我们注重评价的反馈和指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思政水平。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方向;通过相互评价,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政素养。

结语:通过对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入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有效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综合评价,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政素养,也丰富了专业课程的内涵。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为培养更多具备高尚品质和专业素养的幼儿保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君红.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22, (4):61-63.

[2]罗园园.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幼儿生活活动保育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3,12(33):76-8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