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基于“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兴教学理念,正逐渐引领教育变革的新潮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以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特点,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OI
作者王梦月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基于“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王梦月

廊坊市第十六中学 06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兴教学理念,正逐渐引领教育变革的新潮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以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特点,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和革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然而,在“翻转课堂”的框架下,这一传统格局被彻底颠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多媒体资源如影像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转变为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在课堂上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拓展他们的思维,促进个性化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二、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1.实施先学后教,引导学生预习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与教学方法的日益丰富,翻转课堂模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先行学习,通过自主预习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提供丰富的预习资源,包括与爬山虎相关的背景资料、图片以及预习指导等。学生则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主阅读、查找资料等方式,对爬山虎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独特的进行初步了解。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语言魅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这种基于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精准高效。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组织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探究

在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是相辅相成的关键环节。课前,学生依靠自主预习,初步探索课文内容;课上,他们则以小组形式深入讨论,共同解决遗留问题。这种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走月亮》一课为例,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对课文中描绘的迷人夜景与深沉的亲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被那如诗如画的月夜景色所吸引,对文中流露出的浓浓亲情深感温暖。然而,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对课文中的某些细腻描写感到困惑,想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深意。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学生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分享着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他们讨论着课文中月亮的象征意义,探究着如何通过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疑惑,还从同伴那里获得了新的启示和灵感。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们逐渐理解了课文中作者通过走月亮所传达的亲情与美好愿景。他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了作者用文字描绘出的美丽画面和深沉情感。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这种翻转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强化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还促进合作与成长。同时,教师也得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后续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3.深化思维,强化训练

在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巩固训练,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观潮》一课为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了大量与观潮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教案、学案和微课中。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还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思维拓展和巩固训练活动。例如,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观潮台上,感受那排山倒海般的潮水,并尝试用文字描绘出来;或者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潮水的一滴水,会经历怎样的旅程,又会看到怎样的风景。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让他们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总结评价与反思提升成为教学的关键环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通过积极、客观、精准、全面的评价,不仅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引导他们认识自身优缺点,促进针对性提升。同时,这样的评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爬天都峰》一课为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特别注重总结评价与反思提升。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发现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们逐渐解决了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注重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反思和提升。此外,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总结评价和反思提升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总之,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22,(15):82-84.

[2]赵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36):66-68.

课题信息:本文是廊坊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和效果研究》,课题编号2023173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