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叶吕宏 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 40831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关键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实践,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更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注重基础,强化数学抽象与运算能力
数学抽象和运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石,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数学抽象与运算能力。首先,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比喻以及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节奏,掌握所学知识。其次,强化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数学抽象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数学属性和关系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抽象能力。例如,在教学代数式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进而引导学生抽象出代数式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其在复杂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对学生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运算的本质和规律,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实施以上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创设情境,培养逻辑推理与建模能力
逻辑推理和建模能力是初中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明确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建模能力进行数学探究。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来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针对性,确保所创设的情境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情境创设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和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互动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数学模型的变化过程,理解抽象概念的内涵。例如,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学生可以动态地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通过拖动点、线、面来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几何知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直观想象与数据分析能力
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是初中数学学习中另外两项重要的核心素养。为了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应用价值。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绘图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来感受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空间观念,提升其直观想象能力。同时,实践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培养其数据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如何解读统计数据以及如何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意义,提升其数据分析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确保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和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注重基础、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等方面。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核心素养水平,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瞻永.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 (17): 64-66.
[2]刘兴安.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 (17): 109-111.
[3]谢启文. 以“核”为心,以“人”为本——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 (17):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