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 【摘要】本文聚焦于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当前应用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该方法理解不深、实施不到位等。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包括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过程指导和注重个性化反馈等。研究还探讨了层递式教学法的实践成效,发现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DOI
作者刘期云
机构地区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18期
出版日期2024-10-1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

  刘期云

湖南省隆回县苏河中学

摘要:聚焦于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当前应用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该方法理解不深、实施不到位等。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包括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过程指导和注重个性化反馈等。研究还探讨了层递式教学法的实践成效,发现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许多学校已开始尝试将层递式教学法引入作文教学中,但实施效果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层递式教学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乏系统性,未能充分体现层递式教学的递进特征,导致教学过程零散,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影响了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环节也存在不足,部分教师仅注重结果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难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层递式教学法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校缺乏适合层递式教学的教材和辅助资源,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教师培训不足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导致许多教师对层递式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难以充分发挥该方法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未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层递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学生方面,由于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面对层递式教学法时,部分学生表现出适应困难,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二、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这种支持应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而逐步减少,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应强调修改和反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评价反馈环节也是层递式教学法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的反馈意见。这种评价不仅关注写作的最终成果,更应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和努力。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写作技巧。

以初中语文课文《皇帝的新装》为例,设计一系列递进的写作任务来引导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讽刺性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讽刺元素,如皇帝的虚荣、大臣的阿谀奉承以及大众的从众心理。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对所选现象进行初步的讽刺性描写。在这个阶段,提供一些范例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讽刺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选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或人性弱点,鼓励他们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在写作过程中,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想法,激发更多创意。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重点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以及讽刺效果的呈现。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写作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讽刺文章的写作技巧,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观察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成效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将复杂的写作任务分解为易于掌握的小步骤,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完成每个小任务后能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了持续学习的动力。采用层递式教学法后,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参与度大幅增加。在写作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了从选材、构思到表达的各项技能。层递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提出独到见解,表现出更强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写作学习,主动寻找资源,解决问题。对教师而言,实施层递式教学法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思维方式,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从而提升了教学效能。

以初中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的写作教学为例,层递式教学法的实践成效尤为明显。教师引导学生从感官体验入手,逐步深入到情感抒发和主题表达。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象时,教师先要求学生描述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如暖阳下的小巷、冬雨中的芙蓉街等。引导学生加入听觉、触觉等感官描写,如潺潺的泉水声、扑面而来的冷风等。教师再引导学生描写冬天独特的人文景观,如戴着厚厚棉帽的老人、街边热气腾腾的炒货摊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全面观察和细致描写,还逐步掌握了如何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在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等表层情感,逐步深入到对济南冬天独特魅力的体会,如冬日里的温暖、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等。教师引导学生升华主题,思考济南冬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这种层递式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描写性文章的写作技巧,还提高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考深度。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更多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如冬日里的济南,是一幅水墨丹青,泉水潺潺,雪花纷飞,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这座城市的冬天里,我感受到了时光的温度和历史的厚重等精彩表达。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系统分析当前应用现状,本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合理应用层递式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它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效能的提升和校园写作文化的形成。然而,要充分发挥层递式教学法的优势,还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过程指导,注重个性化反馈,并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层递式教学法在不同类型写作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如何将其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敖绍美.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J]. 科普童话,2023(16):94-96. 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3.16.033.

[2] 李富鹏. 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40-42.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1.013.

[3] 李京京.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 华夏教师,2020(11):49.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0.11.03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