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思想,开启新征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本文通过对二十大关于高校教育的相关论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若干思考。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然后从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建议。最后,文章论述了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
DOI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领会新思想,开启新征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若干思考

第一作者刘爽 第二作者路慧瑞

齐鲁理工学院   25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本文通过对二十大关于高校教育的相关论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若干思考。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然后从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建议。最后,文章论述了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职业规划

一、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十大提出,“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应当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开展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诸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职业规划压力等种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心理辅导的开展,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辅导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档案可以为学生的未来提供有用的参考和依据,也方便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在档案的基础上,高校辅导员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方案,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受益。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处理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增加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搭建起了一个全方位的心理健康保护体系。

2.促进学业发展

1)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和目标等,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更加主动和有效地学习。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可以监督学生的学习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业目标。

2)开展学习技能培训

高校辅导员可以开展学习技能培训,如阅读技巧、写作技巧、口语表达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在学习成绩方面,很多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学习不够高效、记忆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而这些问题又常常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诉求和实际需要,开展相应的学习技能培训,比如阅读训练、写作技巧、口语表达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学习群体

高校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学习群体,共同学习、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互相促进和互相学习,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启发。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群体智慧和互动机制,建立相应的学习群体,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学习合作、互相帮助等,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学习群体还可以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温暖、自由、开放和快乐的态度,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引导职业规划

1)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辅导员可以为学生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这包括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求职信和简历、如何应对面试、如何进入特定行业、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等。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试和职业咨询等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优点和潜在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和职业咨询服务,高校辅导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规划未来,并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2)建立职业发展档案

高校辅导员可以为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档案,记录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相关信息。职业发展档案是一个集中记录学生职业发展进程和相关信息的综合性文件,包括求职信和简历、职业规划、实习和工作经历、奖项和荣誉等。档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机会了解得更加清晰。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该档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服务,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3)开展职业实践活动

高校辅导员可以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如实习、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职业实践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获取相关工作经验和技能、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实习、志愿服务机会,并帮助学生制定实践计划和在实践中收获经验。通过职业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三、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加强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高校辅导员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管理体系。

2)加强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高校辅导员应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学生管理服务。

3)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高校辅导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

结语: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未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方法探究[J]. 科学咨询, 2022(22).

[2]王霄.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J]. 今天, 2022(15):0245-024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