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中推进幼儿进行自主深度学习的策略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钟沁妤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0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户外自主游戏中推进幼儿进行自主深度学习的策略

柯桥区钱清街道西江幼儿园  钟沁妤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深度学习越来越被重视,人们从关注幼儿学什么转到关注幼儿怎么学,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不仅是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幼儿学习质量和促进学前教育活动转型的关键抓手。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通过丰富的游戏材料,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同伴合作去理解、评判、解决问题,并获得经验,从而向最近发展区迈进。

首先,深度学习强调幼儿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其次,深度学习重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注重幼儿积极建构、合作学习、解

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然而,在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做着简单、重复且低效的游戏,这不利于其深度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幼儿园与教师出现了游戏误区,放任幼儿游戏,认为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开心地玩。为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自主游戏开展策略,探究更加适合幼儿的游戏方式。

基于以上思考,教师应尝试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进行实践,立足幼儿的行为观察、解读,根据游戏进度适时调整支持策略,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幼儿,不断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

一、捕捉游戏兴趣,引发深度学习 

   作为儿童中心说的权威代表人,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儿童从事某种活动、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儿童对某项活动、某事物的积极的情绪反应和选择性态度。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并在其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因此,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要善于观察、捕捉幼儿游戏的兴趣需要,聚焦幼儿的兴趣焦点,激发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尊重幼儿兴趣的同时应不放任、不盲目追随幼儿兴趣,而是要分析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是否具有价值。此外,在追随幼儿兴趣爱好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和深度探究。

 

二、丰富游戏经验,促进深度学习

在深度学习中,迁移与应用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搭建游戏支架,丰富幼儿的关键经验,推动游戏情节不断发展,促进幼儿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

(一)多渠道丰富游戏关键经验

    教师要关注幼儿游戏的关键经验,鼓励幼儿多渠道搜集与游戏主题、游戏角色相关的信息,增强同伴间的合作意识,部分幼儿懂得与同伴合作攻击对方,增加游戏趣味性,使得深度学习悄然发生。

(二)同伴互动,丰富已有经验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是珍贵的资源库。游戏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启发幼儿相互学习,引导幼儿拓展游戏经验、获得新的认知。特别是游戏中以及游戏后的回顾,尤其重要。

三、提供丰富材料,支持深度学习

幼儿的智慧来源于操作,而操作要借助于环境及材料。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前提,也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游戏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助推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支持与辅助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关键经验,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讨论材料、探究材料、运用材料、增减材料、创造材料,在与游戏情境、材料的互动中丰富游戏体验。

(一)多元化、多层次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游戏材料,允许幼儿跨区域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自然生动野趣的环境中释放天性,获取多元的游戏体验。

(二)低结构、可变化

低结构材料简单、可变性强、可塑性高,能给幼儿丰富的自由想象空间。因此,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专门投放低结构材料的供给站,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使用。

四、创设问题支架,推动深度学习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们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由此可见,儿童具有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经验的能力。作为有能力的学习者,不同的儿童在与同伴、环境互动中会产生异于别人的经验与认知。

因此,当幼儿出现问题无法继续游戏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聚焦活动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将幼儿的个别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引导幼儿分享不同感受,从而帮助幼儿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加深幼儿对已有经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形成新经验,推动游戏发展。

五、反思游戏计划,优化深度学习

游戏计划指的是幼儿依据自己的想法用喜欢的创意符号、非正式的图画或语言等形式表述即将开展的游戏。基于游戏案例解读幼儿在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游戏计划尤其重要。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反思游戏计划伴随游戏的始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在其幼小的心灵埋下思辨的种子。

游戏前,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捕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引导幼儿确立游戏的主题、计划,并付诸实践。同时,教师要为幼儿制订游戏计划留有充足的时间,将计划看作游戏的一部分,引导幼儿讨论怎么玩、在哪玩,不断反思与调整,提升幼儿对游戏的整体规划,使游戏更有目的性。

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游戏计划的执行者、评价者。当幼儿游离游戏之外时,教师应参与游戏,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的游戏计划是什么、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安排等问题,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反思,成为自己游戏的评价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并能积极采用多种策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深度学习的可能性。

游戏后,教师要反思、完善游戏计划,推进游戏深度开展。当幼儿形成计划一实施一回顾循环模式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补充游戏计划,因为趋于成熟的计划在游戏实施时更有目的性,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就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因此,游戏后教师要善于通过录像、照片等形式帮助幼儿回忆游戏情节,与幼儿一起讨论问题,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完善游戏计划,实现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总之,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推进幼儿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秉承儿童本位教育观,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檬造性,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

其次,教师要聚焦幼儿游戏的兴趣焦点,关注幼儿游戏的关键经验,搭建经验支架、材料支架、问题支架等游戏支架,让幼儿不断完善游戏前期规划、构建游戏经验,有效促进幼儿持续、深度学习,提高幼儿自主游戏水平。

最后,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幼儿的行为观察能力,从自主游戏制约幼儿深度学习所存在的问题中摸索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及策略,保障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