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秦玉萍 盖进志
黑龙江省穆棱市马桥河镇中心小学
摘要:认真分析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全面的在强化问题驱动中破解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瓶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已然成为每一名数学教师的基本共识。本文将立足笔者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农村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从以下几个具体模块入手就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和改进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讨论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找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的规律,服务每个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问题;对策;研究
从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存在知识讲解枯燥乏味、课堂教学大水漫灌、评价模式固化且单一等突出问题,使得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和质量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每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地在问题的指引下进一步分析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总结和归纳,从而更好的破解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瓶颈,服务每个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讲解枯燥乏味
数学课堂的教学是否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较为浓厚,会对学生的数学课程内容学习产生较为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而通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应用固定化、单一化和陈旧化,使得数学知识点的讲解相对枯燥化和乏味化,自然不利于激趣式课堂的构建,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大水漫灌
每个农村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不同农村学生的个人基础知识储备、个人学习能力、个人学习水平、个人学习方法运用等各不相同,只有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合理的学习需求,而从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存在较为严重的大水漫灌现象,使得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强、精准性不高,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课堂评价模式固化
积极地优化评价实施,全面的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而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实施的基本情况来看,存在评价模式固化、评价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使得评价实施不能准确的反映每个农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自然不利于每个学生的更好改进。
以上从课堂讲解枯燥乏味、课堂教学大水漫灌、课堂评价模式固化等三个方面,就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农村小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并立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在强化问题驱动中总结有效教学的对策和方法,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积极注重改进课堂教学形态,进而让有效教学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盛放,服务每个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知识讲解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求知欲望不强等突出问题,合理的通过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的具体知识点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达到动态平衡,服务课程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该节课的基础知识点构成进行呈现,如该节课包含条形统计图的引入意义、条形统计图的具体应用策略、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等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幻灯片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具体化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入微课案例来优化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运用PPT课件展示相关的随堂练习题目,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工具积极强化课堂的互动交流与问题解决,进而真正优化知识点讲解,完善课堂教学形态,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化、具体化和趣味化,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强化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差异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大水漫灌情况,进一步在教学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强化分层教学实施来更好的兼顾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服务每个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包含基础概念学习、知识应用学习、迁移实践学习的任务,让不同层次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对应的任务开展分层学习,并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强化分层指导,同时为学生布置差异化的作业任务,如设计包含小数乘法基础概念考核的作业任务、包含小数乘法知识迁移应用考核的任务、包含数学实践的作业任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要选择对应的分层作业开展练习和巩固,教师则要积极注重给予学生作业学习指导,如针对不同学生作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制作解疑答惑视频进行帮扶,同时开展分层化评价,真正服务学生分层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引入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素养
积极地强化多元化教学评价组织和实施,是农村数学教师的基本共识,数学教师要结合当前评价模式单一、评价方式固化的突出问题,合理的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并挖掘多样化评价机制的应用效益来强化对学生数学素养的高质量培养。例如,在学习《人民币》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借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小组匿名评价等多种方式,对不同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运用综合性评价的方式,积极对不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运用等进行考核,真正关注学生发展与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的分析农村小学的教学特点以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差异;引入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素养等等,从而真正地借助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和策略来破解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瓶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加虎杰.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现状及激发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3(03):156-158.
[2]马晓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3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