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策略

摘要 【摘要】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程度低,无法吸引孩子积极参与到建构游戏活动中去,导致幼儿自身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且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与合作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儿童本位,柯桥区浙光幼儿园结合实际,在“清丽朗润、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引领下,我们积极践行亲亲润心向光发展的课程理念,精心呵护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建构游戏中去,同时借助于思维导图中的文字和图形一体的优势,做到充分锻炼每一位幼儿的思维能力,并借助于思维导图模式来建构游戏活动。思维导图的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有圆圈图与流程图等,
DOI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10月第20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策略

赵小红 施丽芳

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程度低,无法吸引孩子积极参与到建构游戏活动中去,导致幼儿自身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且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与合作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儿童本位,柯桥区浙光幼儿园结合实际,“清丽朗润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引领下,我们积极践行亲亲润心向光发展的课程理念,精心呵护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建构游戏中去,同时借助于思维导图中的文字和图形一体的优势,做到充分锻炼每一位幼儿的思维能力,并借助于思维导图模式来建构游戏活动。思维导图的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有圆圈图与流程图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要鼓励孩子能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思维引入到思维导图中去,做到全面发展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与图像思维能力,注重启发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与技巧,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必要性

在《幼儿发展指南》中提出,教师需要在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重视直接学习经验,并且要在日常的生活与游戏中指导幼儿能够提升自我游戏的水平,同样在对幼儿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展示出生活教育与游戏教育的优势,要做到让孩子们能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学习,有所成长与收获,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够多多地进行思考。

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孩子的游戏需求,以此来科学地设定建构游戏的主题,做到让幼儿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力与潜能,全身心投入到建构游戏活动之中去。而且,教师需要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中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引入思维导图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切合实际的。

由于思维导图一项幼儿教育基本的教学工具与模式,所以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幼儿亲自观察游戏现象与活动内容,进而设定相应的游戏流程,在每一次建构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有意识引导幼儿来提前预知游戏的规则与流程,并且计划好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娱乐的场所和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之间建立良好的小组合作关系,能够使每一位幼儿迅速地融入一个集体活动之中去,充分锻炼他们的游戏组织水平和探究合作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策略

1. 结合思维导图制订游戏活动计划

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善于结合思维导图制订游戏活动计划,这样才能够让建构游戏活动做到有序开展、紊而不乱。在以往的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都是让每一位孩子在游戏区来决定自己所要进行选择的游戏项目与小组,但是这样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活动时间,虽然说幼儿只是简单来摆弄一下游戏材料,但是这样不但无法提升他们的游戏水平,而且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缺乏学习的目的和缺乏高标准的游戏目标完成度,由此,教师一定要借助于思维导图,让幼儿在自己的脑海中首先拥有一个清晰和完整的游戏计划。由于幼儿的事物表征能力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设计思维导图的类型,以此来明确建构游戏活动的计划与方案,而且幼儿可以利用气泡图来设计角色职责,也可以用树状图来设计活动的流程,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综合游戏素养,进一步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真正在建构游戏活动中能够有所成长与发展。

2.借助于思维导图来投放建构游戏材料

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教师一定要借助于思维导图来帮助幼儿投放建构游戏材料。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合理、科学,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对于游戏活动的需求,以此做到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与游戏质量,充分展现出建构游戏的教育教学功能,进而给予每一位孩子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教师必须要考虑到每一位幼儿年龄的特征,要确定材料的归类与复杂程度,防止幼儿出现频繁拿换材料的情况,更要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来把课件和游戏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够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游戏材料,而且又不会使他们脱离原本的建构游戏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把游戏材料进行科学分类,摆放在孩子们面前,让每一位孩子通过游戏材料分类,自己制作出相应的思维导图,让幼儿的思路能够更加清晰等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每一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3. 利用思维导图设置游戏规则

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开展前,教师先要利用思维导图来设置游戏的规则和方案,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更多的课堂游戏时间,让幼儿能够清晰和明确游戏的目标,而且还能全面提升开展幼儿建构游戏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思维导图在设置游戏规则方面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因为游戏规则对于每一位幼儿来讲是复杂的与枯燥的,很容易使他们在心中产生对所开展游戏的抵触心理与厌烦心理,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这时教师就需要让游戏规则所设置的思维导图的内容变得进一步趣味化与多元化,而且,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入幼儿较为感兴趣的一些图案,作为建构游戏活动规则内容的指示,让孩子们通过观看一些趣味化的思维导图游戏规则,能够清晰与明确地掌握游戏的规则,从而能够进一步明确游戏中自我角色的定位,做到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建构游戏活动之中去,使得幼儿和教师能够共同构建一幅和谐、融洽的游戏活动氛围,进而提高游戏教学质量。

4. 结合思维导图促进游戏任务的实现

在幼儿自主性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思维导图来促进游戏任务的实现。可以借助于流程图来促进游戏任务的实现,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建构游戏活动内容,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游戏的先后顺序,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脑海中自主构建任务内容,进而为实现游戏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利用树状图来规划相应的建构游戏内容,可以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在自己的脑海中拥有清晰的游戏内容与任务,防止游戏活动秩序变得进一步混乱与盲从,使幼儿从中感受到建构游戏活动给自己学习带来的趣味性。

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位教师要适当地展开教学反思,当前思维导图运用在建构游戏活动的文献资料比较少,教师需要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适时地总结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幼儿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科学化地为幼儿设定建构游戏活动内容,做到充分展现出思维导图的教育优势,利用思维导图协助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游戏教学质量。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