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关于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
李云辉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仍然是教育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相比较普通的教育而言,特殊教育目前并未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也正在完善相关课程的建立,面向于特殊学生,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传播,而是需要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环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享受学习、享受生活,充分体现出教育工作的人文性。在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上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生活教育
针对于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方法,让学生可以适应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往后的成长过程中,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学是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可以了解到,目前的教学工作开展仍然存在有较多的局限性问题,使其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无法全方面的凸显。在当下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于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充实课堂内容,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使得语文知识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实际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一、紧密联系生活
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注重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能远离生活,教育来源于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教育与生活进行充分关联,语文教学的开展需要充分贴近于生活,特殊教育同样也是如此。特殊学生受到了身体各方面的影响,无法与正常的学生相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通过语言文字的传达,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全面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生活实际,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将语文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帮助学生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知识技能。例如,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以“我的奶奶”作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写作,将自己印象中的奶奶以及与奶奶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阐述,教师带领学生尝试性地进行写作,掌握简单的语言表达方法,观察学生在写作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在写作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沉浸于其中,认真完成写作,感受写作中的乐趣,也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个人的书面化表达能力。
二、激励学生参与学习
针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由于每位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存在有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实施个性化教学、层次化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长。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另外一部分学生性格相对较为外向,喜欢与周围的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于学生的优势进行强化锻炼,可以使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也能够充分的体会到自身的进步情况。针对较弱的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低强度反复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及能力,不断进行尝试和锻炼,提高自己在薄弱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建立正确、完善的思维。积极参与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例如,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针对于《家庭生活》这一章节展开教学指导,围绕着“我的家庭生活”进行话题讨论,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的介绍自己的家庭、讲述在家里发生的或有趣或感动的小故事,并将此延伸至学生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当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逐步适应课堂学习环境,全身心的放松且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也能够在与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组织游戏体验
在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单一且枯燥的课堂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各阶段的成长情况,创新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之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够从学习当中获得新的知识,开拓多方面的能力。在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设计游戏体验课程,这样可以打破重复乏味的课堂限制,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积极带领学生尝试不同的游戏,适应学习的环境,也能够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看图编故事的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能够结合图片中的内容,来改编一段简短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一些公益场所进行义务帮助、义务宣传,让学生通过社会生活来感受自身价值,然后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将实践感想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习到更多,且能够在课后生活中进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感知能力,同样也锻炼了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结束语:
在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有差异性,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将教育本身回归于生活,构建全新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关联于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水平生活。语文教学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联系生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设计多元化的游戏体验,包括看图说故事等,让学生可以完全沉浸于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可以在其中收获到更多,提高了个人多方面的能力水平,促进了个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文婷.关于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黑河教育,2022(02):85-86.
[2]曾卉.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