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李春秀
敦化市额穆镇中学校13370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由于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作多流于形式,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亟待我们优化实践教学应用策略,以充分实现合作模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鉴于此,本文对合作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合作模式;应用;策略
一、合作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 深化“以人为本”的新课改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课堂活跃起来成为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课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问,善于质疑,提倡学生合作主动性的探究学习;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从“知识”“方法”和“态度”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倡学生主动终身性的学习,训练学生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化学学科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科学素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设计研究了学业质量标准。探索初中化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是大势所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提高化学课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初中化学学科素养目标融入该教学策略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创造性的挑战。
2.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根据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最大的程度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开展启发引导式和参与合作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教育吸引力。在其他相关文件中,教育部还建议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关系,强调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个性化教学推动教学质量,侧重使用启发式、探究、讨论,参与式和其他教学相结合,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主题研讨和其他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避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化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不断的发展,个性独特并且有独立意义的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最终的目的。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应该努力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学生要善于批评和质疑,善于反思自己,勇于探究真相,理性思考问题,健全人格发展,促进自我管理,积极承担责任。毫无疑问,大多数学生都在教室里接受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育教学方式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都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作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生分组合作,做好课前预习
初中化学可以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探究”。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教师课下收集资料,积极备课,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新课前,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任务给每个小组,做好上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发放课前导学案,进行课前资料收集,开展课前调查研究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达到了训练学生合作技能的目的,并且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自主学习、收集资料以及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发展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前10分钟,可以将各个小组课前预习准备进行成果展示,各个小组相互补充,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情境,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一堂课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合作学习
中学生在知识结构水平、智力、学习能力、化学兴趣,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标准授课方式,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以此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需要。首先,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平时表现、成绩及作业完成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并依据学生的层级和水平,将其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最后,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为学生布置合作驱动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交流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地点拨与指导。
例如:学习《二氧化碳》时,笔者基于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及特点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探讨活动。让学生们自行搜集有关该课的知识点、实验及素材,在该过程中,分配好每个组成员任务,他们各尽其职,每个人都在搜索中得到锻炼。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并适时地给予了引导和启发。随后,由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其他小组进行补充纠正。在该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主探究性。另外,笔者结合多媒体PPT,还引导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为他们展示了相关演示,并以教会他们如何灭火。这不但拓展了教学内容,还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开展实验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教师在先讲解原理后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同时,部分教师只是示范实验过程,而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与操作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 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小组合作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重要需求,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集体相处的能力,并在群策群力下,使学生的个人视野得到很好拓展,还促进思维广度与宽的拓宽。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索的自主性,充分表达个人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例如:学习《常见的酸、碱、盐》时,多数学生对酸碱相关知识的应用不熟悉,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成一组,并向班级同学提问,酸、碱、盐等物质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先进行各个小组的交流与探讨,每个组成员都积极发表见解,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实验。如此一堂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学起来也会有个大体的思路,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增强其动手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连晓英.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4):1.
[2]赵勇.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3]刘海星. 初中化学课堂中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22, 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