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运用绘本进行创意教学
张玉玲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石堰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近年来,绘本已经成为儿童阅读的热点。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绘本已逐渐成为广大语文老师开展课外阅读的首选。笔者对绘本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着眼于教学实践展开了研究,并结合研究中产生的认识具体阐述绘本教学的特点,思考如何将绘本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希望对有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创意教学
引言:
绘本之所以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因为绘本内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特点[1]。通常,绘本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带有强烈的认知直观性、形象性和美观性,都适应了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特征,学校采用这样的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用各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开展绘本的趣味阅读,从而实现语文绘本教学的多样化,这样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训练他们的能力,并改变学校以往固有的集体教学和单向的教学模式。
一、应用绘本进行创意教学的意义
(一)贴近生活,易激发学生兴趣
阅读绘本时,小学低年级学生不需要识别文字,仅凭图像之间的串联,便能收获一个全新的故事。绘本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一个小朋友,也可能是一只小动物。绘本故事简洁、直接,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特征。学生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也不陌生,都是一些发生在自己生活周边的场景,从绘本故事的阅读中收获对友谊、正义、诚实等各方面的看法[2]。绘本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的需求。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经典名家名作时,要求学生能在了解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对名家名作进行全面赏析。但不论怎样讲述和引导,这些名家名作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生活的年代,距离小学低年级学生仍有一定距离。绘本则完全不同,除了一些较早的经典名作外,大多绘本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关,贴近生活的绘本,更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其立足既有生活经验阅读和理解绘本内容。
(二)信息丰富,散发教育的魅力
对学生而言,相较于文字阅读他们更喜欢观察图形,绘本中的图画也就成了学生理解故事并从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的突破口。图画是绘本的灵魂,图片中隐藏着的细节信息较多,在某种意义上比文字更能揭示故事的全貌。松居直先生曾言,优秀的绘本图画不仅要能讲明白故事,还要能助力读者理解故事,并将故事同作者的创作背景结合呈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灵活应用绘本展开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阅读,在兴趣的激发下阅读图画给出的信息,了解故事,体悟道理,其效果要远比教师的讲述要更加直观,也更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应用绘本进行小学语文创意教学的策略
(一)绘本选择要主题鲜明,容易掌握
易于理解是站在学生的视角,符合学生的思维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领悟力。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可以模仿图书中的内容。学生通过对其中主题鲜明、生动形象、容易掌握的内容研读后,兴趣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所以,选择一本主题突出、便于学生掌握内容的图书十分关键[3]。
在教授《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预先从网上收集相应的卡通绘本。当学生看到一个小瓶子和一只非常口渴的乌鸦时,他们也会思考乌鸦是如何喝水的。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就会逐渐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同步思考,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二)师生互动,让绘本教学“开花”
实际上,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时候并不能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其独特内涵,而这又是学生们在这个阶段的课程中必须领悟的知识点时,绘本便成为一种很好的沟通桥梁与引导媒介。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绘本,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联系生活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在师生共读绘本、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做相应的思考,能清晰自己的教学目标,或是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更好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除此之外,绘本的师生互动更可以通过各样的朗读活动进行:学生自己进行朗读,甚至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如“开小火车”式读法,等等,这样的朗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口语交流的流畅度,也能帮助孩子们培养朗诵技能。例如,在一堂关于学会使用比喻句的课堂中,绘本《我绝对不吃番茄》就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让学生进行赏析与运用新学的比喻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勾画出比喻句的部分,让学生细细品读,更好地感知比喻句的特点。在针对比喻句“本体”“喻体”两大关键知识点教学时,绘本中的例子,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其次,绘本中的插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工具,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开发有绘画天赋学生的能力。通过欣赏绘本中插画的线条、构图等,能够让学生从小培养起对美的欣赏与感悟。
(三)引导教学,猜想后续情节
绘本教学还有一个比较简单、富有趣味的方式,在阅读完一页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不要往后翻,而是结合本页和前面的内容,分析后面的故事走向,这个教学方式类似前述提及的留白续写,但又有些不同,这个考验的是学生的即时反映,承接的只有前面的内容,而无后面的内容,更重视对学生合理想象力的激发。学生对这一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十足,每当阅读完一页,学生们便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后面可能的剧情,而当翻到下一页后,急于阅读并验证是否为心中所想。猜测正确固然喜悦,猜测错误也会为作者的奇思妙想而折服,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由此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绘本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雒文飞.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7):63.
[2]高雅婧.基于绘本教学法的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小学时代,2020(20):7-8.
[3]黄彩红.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绘本阅读的运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1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