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高段作业设计

摘要 【摘要】【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教育政策文件,要求学校与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作业设计与安排,将作业设计环节为课程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服务。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利于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学习的联系性与整合性,这也是双减政策对学校与教师的基本教育要求,以综合性的单元作业设计,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具体而言,单元整体性的作业设计对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综合探究科学有效的单元性作业设计策略并展开论述。
DOI
作者毕玉娟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高段作业设计

毕玉娟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小学  063300

【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教育政策文件,要求学校与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作业设计与安排,将作业设计环节为课程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服务。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利于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学习的联系性与整合性,这也是双减政策学校与教师的基本教育要求以综合性的单元作业设计,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具体而言,单元整体性的作业设计对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综合探究科学有效的单元性作业设计策略并展开论述。

【关键词】单元整体;小学高段;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在提倡与推行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育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更要注重培养其灵活的学习思维。课堂教学相对有限,设计课后作业便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良方。简而言之,作业不仅仅是一个课后练习,更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形式,而创新性的作业内容,又能引导学生开展辐散性的学习探究,从而不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利于使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将课本中整体性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罗列,让学生对重要知识内容有深刻理解与系统的把握,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从课本教材出发确定单元作业内容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也有了一定变化,在一个单元主题中,每一篇课本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时全面把握课时内容,使每一单元的主题内容贯穿于每一节课甚至是每一篇文章作业设计之中,加强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认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单元整体下语文课程中的高效教学目标。

例如,在开展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要学生以单元为整体构建知识框架,以此确保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制定“请同学们总结探索《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它们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的作业,让学生以写小记的形式完成此次作业,并让学生画出区别与联系的框架图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既定的学习目标下,对本课本课时知识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在共同学习时构建起关于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以思维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扩展到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通过举一反三的学习思维模式,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以及实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二、明确教育目标提高单元作业的有效性

单元作业目标的确立是开展单元学习的基本要领,只有确立好作业目标,学生才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把握重点内容。具体而言 ,教师在设置单元作业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单元整体内容设置大的作业目标,其次,再根据每篇课本、每节课堂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筹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开展《白鹭》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白板展示出散文的结构要素,如抒情、说理、内在音乐性等。紧接着,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展示出的学习要素,去找寻《白鹭》中的散文要素的作业目标从而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散文的具体方法,随后,教师再结合单元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的题材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小说学习的特点,不仅要了解人物特点的分析,重要的是把握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后以画图表的形式,将这几篇课文进行对比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出作业内容以及分析结果,同时展示出部分学生的学习图标,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学习,从而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注重基础学习设计阅读类的单元作业

课文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根本,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具体实施的重要环节,对课堂学习目标以及教学策略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阶段,要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细致解读,才能夯实学习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后续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要兼顾基础学习内容,从分析与解读文本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辨析能力

例如,在开展《少年中国说》的教学时,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应充分把握本篇课文教材的题材内容,做好作业内容与目标设计。《少年中国说》是一篇富含哲理性与寓意性的散文,具有极强的语义性,具有启发学生的重要作用。课文中作者借用红日、伏流、龙、虎等,比喻了少年应有的英勇与雄心壮志,体现了作者对青少年的呼吁与号召。而同一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木笛》以不同的人物、事件,也表达出作者希望后生少年奋勇向前、振兴中国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群文阅读作业,让学生再次阅读以上这几篇课文并进行总结,让有条件、有时间的学生去看看其他同类主题的课外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所透露的思想情感以及寓意性,培养学生具有开展独立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单元整体性的作业设置,对提高作业整体效率,增强学生知识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双减政策的下发,要求教师改进作业设计形式,增强学生在作业中的学习效率,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能力发展综合大环境。因此,教师要加紧运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方法,增强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不断优化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娱乐性以及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袁梨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研究——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2(09):70-79.

[2]梁俊.课程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的一般路径[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04):29-33.

[3]苑艳艳.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撬动课后学习方式的变革——“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Z1):18-2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