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温兰芳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小学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应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培训力度,加大宣传,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让教师能够真正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环节,使之成为朋友,把握好全面性以及教育的客观性,着重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由于学生处于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接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长期成长以及发挥教育的作用而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随着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大力实施减轻学生负担的现如今,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增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之外,外界的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更多还在于学生本身主观的原因是他们不健康心理在现实中的表露在现阶段应该增强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的同时,也强调学生自我调节的作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首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自身的培训,以及能够加大宣传的力度,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教师是日常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最多的人物,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传播文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那么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育效果。可见在日常的教育组织中,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与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动态,能够真正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克服学习,以及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以及拘束感。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那么教师在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效把握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点,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学生积极讲解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善于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一些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处处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同时也可以利用一部分的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的讲座,或者是不定期的举行,以个体或者是集体为主的活动形式消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自然感,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实际上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及时的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关注学生的真正情况。
二、教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健康教育,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真正了解小学阶段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加强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特别是需要通过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个体心理情况,并且将教育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
2、重视自身修养。班主任是教育的理念,因此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关系的好坏,也关系到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心理健康也是开展遇的前提,作为班主任也需要时刻注重自身的修养,能够自觉的悦纳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注意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并且在工作中能够足够热爱自己的岗位,关注学生,关心学生以及关爱学生,注意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稳定其自身的情绪。同时班主任也需要有高度的自我修养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影响学生。
3、把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教育,不断充实个人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积极探索教育相关的内容,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推动教育持续发展。首先要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同时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在日常的活动组织方面中积极落实到具体的各项活动中,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阶段,那么在教育的环节中,各方面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小学阶段的学生而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以及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任晓琴.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基础教育论坛,2021(28):98-99.
[2] 王曙霞. 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 新课程,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