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巍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方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开始对多类型、多方面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其中“绘本”作为颇具“图文并茂”之特色属性的资源更是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基于这一基本认识,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研究成果,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有关资讯,围绕“浅析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题撰写本文,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出一些看法和策略性建议,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工作优化带来一定的灵感与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绘本;教学策略
由于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头部阶段”,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认知、处理外界资讯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感性色彩,既不擅长也不乐于去学习那些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可是和这一客观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位于本门课程的第一环节,但是因为具有语言类学科基本的大容量、多考察和强应用属性,小学英语仍旧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难度,进而导致教师教学效率难以实现质的突破。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务必要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对英语绘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借助于这种更具信息呈现作用力的工具来优化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练习体验,同时彰显出英语本身作为一门实用语言所具有的价值,借此来实现课程教学维度的大幅度升维。
一、完善对绘本资源的选择标准体系构建
绘本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当中的应用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社会文化产业也创作、引进了数不胜数的优质英语绘本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应用价值而言必然具有不同的条件,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率先做好相应的筛选工作。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小学英语教师要首先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应课程的教学任务、绘本材料固有表现形式以及小学生的总体认知特点等要素来构建起一套完备的绘本资源选择标准体系,以此来在第一环节便确保教学活动拥有更为理想的总体执行质量和效果。
(一)彰显绘本资源与教材的教学适配性
作为一种对标于课程教学活动的教育资源,绘本必须要体现出更为有力的教学表现力和服务性,不然也必然会丧失最为基本的引入价值。出于对这一原则的认识和遵守,小学英语教师在选择英语绘本资源时要率先研究目前课程教育所选用的课本以及当前具体的教学主题来确定对应的资源内容、模式、难度和相应的教学应用策略、方向,并且还应围绕目标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去确定绘本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基准,利用体系性的方法来确保英语绘本和课本之间的互补、互促关系,继而使英语绘本的课堂应用能够彰显出最为核心的价值作用。
例如对于《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部分的绘本教学,本单元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并切实掌握方位指示性单词、短语和相应语法的使用方法,那么教师在选择绘本时也应当侧重于《The secret of the Kingdom》或者《A travel to the heart of heavens》等具有较为突出的“游记”色彩的材料。
如此一来,学生们在阅读绘本时才能够在更为自然的情况下使自己对课内知识的记忆神经得到更多的良性刺激,并获得不同的展示课内知识成分具体应用路径和效果的渠道。
(二)彰显绘本资源与学生趣味的迎合性
在日常工作当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思维认知方面很难保持较长的专注时长,同时这个特点在学习类型的活动中被表现得尤为明显。基于这一客观事实,小学英语教师在筛选英语绘本材料时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表现出相应材料的吸引力,一方面要确保有关材料中具有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思维“G点”产生刺激效力的成分,另一方面要保证材料当中知识性成分的输出渠道能够在更高程度上迎合学生们普遍的认知习惯和“口味”,并且还应适当融合为学生们所喜欢、感兴趣的流行性元素,以此来让学生们的自主认知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激活和释放。
比如在《What`s the matter,Mike?》这一部分的绘本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于绘本中的图画场景来依次还原出“Go to the hospital”“Shopping in supermarket”以及“Asking the way”等不同的场景,同时还要融入一部分不同于常规情景的奇异性要素,如《A strange ill》或者《How to buy a ‘memory’?》等具有较强“奇幻风”的绘本作品就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们在阅读绘本时将得到更有趣味感的信息摄入体验,对一些英语元素的应用场景也能留下更深刻的记忆,进而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为扎实。
(三)彰显绘本资源的文化拓展性
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改革视域之下,“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宏观的课程知识视野”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核心的一项任务,这就代表着教师务必要突破过去对教材的过度开发之格局而积极引入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立足于这一主体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对于英语绘本材料的筛选标准也必须要囊括材料的文化发展性质,使学生得以借助于英语绘本的窗口接触到有别于教材当中的英语知识、技能资讯以及具体的应用模式,同时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进一步体会日常生活中彰显出英语文化之特色的现实要素,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实质性巩固、扩大和优化。
例如对于《My holiday》这一部分的绘本教学,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们共同阅读类似于《An forgettable holiday in Canada》以及《Amazing memory with angels》等体现了大量西方社会中关于“Holiday”之特色文化的绘本读物,并就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大家传统度假方式的知识信息做对比讲解。
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对英语形成更有质感和真实性的学习、应用体验,并在客观上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进行注入一股可观的助力。
二、依托绘本资源应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真正的教育是要吸引孩子”,只有首先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正如笔者在之前的内容中所提到的那样,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其中精美的插图、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无一不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基于这一基本事实,小学英语教师在利用英语绘本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在“激趣”二字上做好、做足相应的“文章”,立足于具象知识表达、英语场景构建和代入式学习三个核心设计、执行体系性的方法,以求能够达成更为高阶的教学目标。
(一)利用绘本完成英语知识的具象表达
受制于年龄和社会认知阅历,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思维认知方面表现得还很不成熟,面对那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信息还无法做到独立摄入和完全消化——这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被体现得更为明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进一步展示出英语绘本的“图文并茂”的优势作用,依托于图片等具有更强信息传达效力的载体去表现相应的抽象性概念,以此来帮助学生通过更为直观、形象的路径去认知、获取知识的具体含义、应用路径,有效缩短课程内容从绘本材料到学生认知体系中的思维距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完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对于“认识26个英文字母”这个“起始课程”,教师不妨引入以《Make friends with us and our family》为代表的英语绘本,使26个英文字母都能够以卡通角色的形象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利用这些角色活灵活现的自我介绍以及彼此之间所发生的“Help me to find my neighbour,please”或者“Let`s make you more beautiful!”等故事情节来让学生尽快完成对这些英文字母之标准读音、写法的记忆并学会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
这种方法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趣味感,还有一种基于英语学习而产生的良好的思维认知,同时也为学生后续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不错的经验,更有利于他们英语学习习惯的正向养成。
(二)利用绘本构建有效的英语学习场景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面积最大的一门语言,因此对于英语的教学必然要体现出对诸多社会场景的构建和代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哑巴英语”和“应试英语”的尴尬局面。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小学英语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英语绘本的过程中,务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充分依托于材料当中的图片信息去构建相应的社会场景,并要重点组织学生结合图片当中的特色性场景元素去还原一些趣味性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程目标不同的展示渠道、作用,从而很好地提升教学工作的执行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At the farm》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不妨挑选《My special friends》这一部英语绘本作为补充“教材”,从材料图像当中“Steven”和各类动物之间的相处日常以及类似于“Who will be the next”等主题对白部分当中去了解本单元的核心单词、语法的使用方式,同时借助后半部分“Steven”生活态度的改变来了解对比性词句的用法。
如此一来,学生们在阅读绘本时就可以很好地摆脱“看热闹”的低阶心理,并感受到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和具体的利用方法,同时还会产生将英语学习成果带入到真实生活中加以利用的主观诉求。
(三)利用绘本开展代入式学习活动
若要让课程教学达成瓶颈突破,最为关键的就是帮助学生消除自身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真正走进“教材世界”当中。据此,小学英语教师不妨在英语绘本的教学应用中借助于图片成分里具象化的角色和情景部分,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角色扮演”和“绘本剧演出”活动,在课堂活动中融入更多的表演性成分,以此来使学生在进一步完善自身英语绘本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充分锻炼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以此来拓展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作用维度。
比如在完成《My weekend plan》这一部分的教学之后,教师不妨挑选《Share the happiness with yourself》或者《My colorful life》等具有生活场景自述属性的英语绘本,帮助学生们结合材料图片当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来准备一些简单的服装、道具,之后参考英语绘本当中的语言内容来为每个角色设计相应的对白,用“绘本剧表演”的路径来具体展示相应内容并完成对目标词汇、句法的应用练习。
这种方法具有最强的生本情绪调动效力,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强的感官刺激,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同时让英语真正展现出自己“交际工具”的本质作用,进而达成更高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依托绘本资源应用构建生本化英语教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尊重并进一步展示出学生们所具有的自主学习价值、作用。立足于这样的总体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借助英语绘本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进一步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能动展示,借助于小组讨论、绘本续写、绘本仿写等手段来设计、执行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得以在活动过程当中逐步打开自己的思维,从更深层面去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活性语言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和有关的应用路径。
(一)在绘本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习惯于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起“保姆”的角色,把所有的知识主题都拆解成“成品”而后再“投喂”给学生,这对于学生英语核心学习、应用素养的形成来说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出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小学英语教师在借助英语绘本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积极完成对小组讨论活动的有效组织,根据英语绘本主题和当前课程教学的方向而预留出一定的问题当作学生们开展自主思考、能动讨论的核心,使他们得以在相应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表述个人看法、提出内心疑问并摄入他人学习成果和经验的机会,从而真正达成更为理想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完成有关“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读一读《Let`s fly to the space!》这一部英语绘本材料,并围绕其中“Moon is always fly around our planet”这个句子里的“fly”这一单词没有应用单三变形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客观真理不适用单三变形”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学生们一方面可以在绘本中发现更多可供自己思考、研究的趣味问题,二来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更加主动、灵活,同时也促进了生本学习资源的动态交流。
(二)在绘本教学中开展绘本续写
“听、说、读、写、译”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所提倡的生本五大素养,而其中“读”和“写”无疑是最具培养难度和价值的,教师必须要在有关的教学设计当中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出于对以上事实的认识和迎合,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借助英语绘本开展教学活动时帮助学生扮演好“创作者”的角色,组织他们根据英语绘本的主题以及个人的理解,借助于自己业已掌握的英语词汇、句法等进行续写活动,在绘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更多自己所喜欢的故事内容和人物,以此来使学生在进一步优化自己英语认知成果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对于《The last meeting with you》这一篇绘本故事的教学应用,教师可以在学生们完成阅读后说:“Ann lost her friend at the end,but if she met her friend in some years,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them?”而后便可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一般将来时语法知识来续写这篇童话。
这种模式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对绘本资源的利用角度实现有机拓展,并体现出他们在英语知识应用中的主动地位,同时满足了学生借助既有学习成果表现自我的心理诉求,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在绘本教学中开展绘本仿写
“仿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比简单的“续写”具有更大的执行难度,并且为学生带来了实现自我语言运用能力强化的巨大空间。因此对于以“仿写”为主要形式的英语绘本教学活动,小学英语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依托于英语绘本材料和课本这一对“双生教材”中所包含的故事信息去创设相应的语言应用载体,鼓励学生对手中的绘本阅读和理解收集起更为准确的知识参考和多元的故事灵感,还可发动他们根据个人的美术能力来完成配图的绘制工作,使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多元趣味。必须要强调的是,这项工作的开展要以学生们的意愿和能力为基准,切不可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而带来更大的教学问题。
例如在结束了《I love my family》这一部绘本读物的引导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建议学生结合自己和父亲之间的一些趣味经历,分别以“The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between my family and me”或者“Share the secret with my family”等为题目来撰写一篇自己的绘本作品,利用介绍性和对话型英语知识完成内容的构建,并为不同的小故事、小章节配上相应的图画,最后还可根据大家作品的质量来评选出一两位“Best writer”。
除了以上几方面主要侧路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当将绘本教学和家校合作、环境渗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家长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绘本在居家英语辅导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同时建立起家校基于英语绘本开发的信息、资源交流平台,为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助能。
结束语:
教育并不是完全依托于教材,而是要从多方面、多类型的资源中获取相应的养分,并将它们投送到学生的脑海当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以此作为完善自身工作的核心指导,进一步优化对英语绘本资源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系统性的策略,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路径切入去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理解英语,实现课程教学维度的破壁性提升,从而为学生们今后更高层阶的英语学习和课程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秋池.浅谈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J].现代交际,2020(13):205.
[2]马文璇.谈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20(15):77.
[3]宋媛.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革新,2020(05):53.
[4]叶小莉.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229.
[5]施富红.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疯狂英语,2017,(01):11.
[6]陈海英.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校园英语,2018,(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