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培养路径探析

摘要 【摘要】摘要: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指学生运用复杂的认知技能,如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与应用。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高阶思维的培养路径,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DOI
作者曹姗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培养路径探析

曹姗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学  065000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指学生运用复杂的认知技能,如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与应用。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高阶思维的培养路径,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培养

引言:思维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前三个层次属于低阶思维,而后三个层次则属于高阶思维。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停留在记忆生词、理解课文和阅读应用的层次,整体上主要在培养学生的低阶思维。然而,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升其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以培养高阶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

一、巧妙设计问题,培养高阶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基本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也至关重要。这要求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帮助他们打开思维的大门,提高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意义。例如,在教授《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出为什么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它象征着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高阶思维发展。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标题进行提问。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会选择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旅行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奇特的冒险?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寻求答案,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高阶思维能力。在《草船借箭》一文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如何设计草船借箭的计划?,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文本中的悬念与转折,锻炼高阶思维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文章时,常常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与人物性格的鲜明塑造。这些文本中的悬念与转折不仅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元素,也是培养高阶思维的极佳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悬念与转折,鼓励他们提出疑问、进行推测、验证假设,从而锻炼他们的分析、推理和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桥》为例,文章在描述村民们逃生时遇到了一座窄桥,而此时一位老汉却站在桥头阻止他们过桥,这一情节设置了一个悬念:老汉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接下来会怎么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悬念,引导学生猜测老汉的动机和后续行动,并鼓励他们通过阅读下文来验证自己的推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善于利用文本中的悬念与转折,通过巧妙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开展多元活动,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度的参与和体验。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资源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发展高阶思维。

1.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活动,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和理解文本。在教授《狼和小羊》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需要分别扮演狼和小羊,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立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分析、判断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2.辩论会活动

辩论会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活动鼓励学生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其思辨能力,促进高阶思维发展。以《坐井观天》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井底之蛙不愿接受新事物、不愿探索世界的故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辩论题目:是否应该冒险尝试新事物?然后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可以认为应该冒险尝试新事物,因为这样能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反方则可以认为不应该冒险尝试新事物,因为风险太大,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通过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语: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阶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利用文本中的悬念与转折以及开展多元活动,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随着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些培养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萍,王国慧.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 2023(22):108-110. 

[2]陈秋珠.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培养路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5):71-74.

[3]封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10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