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深度教学的探究
李进卿
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深入思考,培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本文深入探究了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深度教学方法。通过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情感智能理论,以及教育设计理论的指导,研究了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外通过分析呈现了大单元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包括教学方法选择、课程设计和学生表现的数据分析。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化学;深度教学
一、引言
在当今高中化学教育的领域中,追求深度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共识。而在这个教育的舞台上,大单元教学方法崭露头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并探讨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深度的学习体验。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方法脱颖而出,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
二、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
大单元教学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几大学习和认知理论。首先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将新旧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大单元教学通过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整合分散知识点,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与构建主义理论高度契合。其次是发展性认知理论,它认为学生认知发展有规律可循,教学内容应适应这一规律。大单元教学按照知识的发展逻辑设置学习模块,让学生循序渐进,适合认知发展。再次是情境教学理论,它主张知识学习需要情境化呈现和任务驱动。大单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主动探究,加深理解记忆。最后是计划理论它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原有知识与新信息的相互作用。大单元教学联系各学科知识,形成丰富计划,帮助构建完整知识框架。可以看出,大单元教学形式与当前主流学习理论高度一致。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的框架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三、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
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系统性设置相关的大单元,并在单元内部形成多个相对独立而连贯的知识模块,既保证系统性又兼顾层次感,充分展现化学知识的链式结构特点。比如在教授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大单元时,可以设置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键型与性质等知识模块;在教授化学反应这一大单元时,可以设置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模块,这些模块既是一个整体又有层级区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生动情境,带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掌握知识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比如学习化学计量知识时,可以设置化学实验情境,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可以链接工业生产过程,理解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设计比较不同物质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开放性实验。
在学习评价上,考核要突出过程性评价,检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供描述性反馈,促进大单元内部知识的相互迁移。过程性评价方式有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日志、思维导图、概念图等。这些评价可以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动态的学习过程,此外大单元教学还要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师可利用数字化手段组织真实的探究情境,进行个性化教学。可以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过程,也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大单元教学为高中化学提供了统一的知识框架,将相关知识点有机联系,形成化学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是值得推广运用的教学模式。
四、有效实施大单元教学
为了有效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从多个关键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这包括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内涵,明确其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大单元教学强调系统性、情境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的课程体系。这不仅要突出知识模块的系统整合,还要关注学科概念形成的内在逻辑,做到既全面又连贯。在教学资源方面,教师需要丰富大单元内的教学资源。这包括收集和开发各类权威的资料,组建资源库,以便随时使用。同时,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是关键。比如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加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评价方面,教师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要全面关照知识、能力、情感等要素。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考察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学科兴趣。多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必要的,可以通过专题研讨、示范课观摩、线上培训等方式来普及大单元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新教学方法的使用也需要被充分考虑。新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和学科概念形成,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积极运用新教学方法,结合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大单元教学的要求,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引导。这可能涉及到学习策略的培养,时间管理的训练,以及学科学习技能的提高,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大单元教学。建立大单元教学的监控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开展持续性的教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上述努力,可以使大单元教学深入实施,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教育的更高水平。
结论:本文探讨了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深度教学的探究。通过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情感智能理论和教育设计理论的关键作用,这些理论共同构建了大单元教学的坚实基础。在实际应用方面通过分析展示了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性,以及如何从教师的角度来实施这一方法。结果表明大单元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注重课程设计和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孟雅.大概念统领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 2023(6):4-6.
[2] 武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J].安徽教育科研, 2022(2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