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必要性和路径
康纪义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文章从生活化教学理念出发,分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必要性以及相关路径,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越来越关注。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不但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特点来设置教学问题,进而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一、物理课程性质和理念的要求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以及物质运动形式、物质结构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物理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过程等。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其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和观察,进而让学生形成对事物的科学认知。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验和探究,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理课程理念包括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和创新、尊重个体差异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物理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讲解《物体受力分析》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木板作为实验道具,然后将小木板固定在支架上,并将一根铁丝与支架固定在一起。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两根铁丝上,然后将木板平放在支架上,接着将重物放到木板的正下方。然后教师要让学生站在小木板的后方观察小木板的运动情况。最后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分析物体所受力情况和物体运动特点。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素材。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自主思考。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这也是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从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来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已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积极进行学习。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采访能够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科学问题值得探究,如果教师不能够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就无法将物理知识融会贯通。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讲授“圆周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来探究圆周运动的规律及特点,进而了解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之间的联系。
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生活化元素渗透其中,并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惯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和相关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5]。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两个人在跑步的时候速度都是10m/s,他们同时停下来休息。如果一个人在跑步过程中突然跌倒了,那么另一个人该怎么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回答,例如:“如果在跑步过程中身体突然不稳,就会导致摔倒;而如果在跑步过程中身体突然不稳就会摔倒。”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提升教师教学素养,适应时代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生活化元素为依托,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高中物理教师应加强专业学习,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完善。其次,教师应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最后,高中物理教师还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并积极参加相应培训活动。例如,在进行教材内容解析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可与实际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高中物理教师应以生活化为教学理念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
结束语: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生活化元素来组织教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在进行生活化元素渗透时要遵循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还应注重设置生活化元素的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正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必要性和路径[J]. 科学咨询,2021(3):201.
[2] 童奋彪.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探究[J]. 考试周刊,2017(7):13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07.108.
[3] 周敬基.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0(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