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布置“精简优质”的语文作业,是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准确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理念和规律,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出发,优化整合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完成方式,通过新颖独特且灵活实用的作业设计,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DOI
作者林荷欣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9月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林荷欣   

福建省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布置“精简优质”的语文作业,是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准确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理念和规律,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出发,优化整合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完成方式,通过新颖独特且灵活实用的作业设计,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作业设计

大部分语文教师所布置的语文作业内容都是固定的,学生缺乏选择性。很多时候都是统一安排作业并且作业内容也是唯一的,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学生无法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只是根据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机械性地完成作业,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教师需要多样化的来布置作业,让学生又自主选择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锻炼学生的思考和选择能力。

一、丰富作业内容

语文其实是一门工具类学科,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会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例如:抄写生字,抄写课文,抄题等类似作业。不可否认教师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的记忆,但是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天性,这些大量的重复性作业会让处于童年阶段的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这种作业布置方式不仅不能达到教师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不能达到利用口后作业来巩固课堂学习的目的。语文作为工具类学科教师需要较少机械类作业的布置,并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多样化的来布置作业,丰富作业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专注力,虽然为适应“双减”政策学校已经较少了学生的在校时间,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时长已经足够了,如果教师课后再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只会超出学生的学习时长,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延误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致,所以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完《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是如何攀爬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亲身体会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达到现代化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语文教学知识必须要紧贴生活实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深入理解和应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突出生活实践的功能。在具体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全面整合教材资源,设计出具有实践操作内容的作业,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动手实践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例如,对于角色人物众多或者内容情节与现实生活较远的课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尝试将课文的内容情节用自己的理解演绎出来。通过这种类型作业的完成,来促进学生对课文思想含义、意思脉络的正确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并且让学生主动地体验课文的情境,去验证和体会课文知识,这样一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具有巨大帮助。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是对课外的事物却往往有着强烈的关注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设计中,应当把握学生这一成长特点,巧妙布置观察类型的作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向学生讲解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强调的是,仅通过观察教材中配备的插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对课文进行配图,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根据学生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包括将作业量分层和将作业难度分层两部分。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将作业量进行分层次的布置。如较简单的作业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完成,或者少布置一些,减少机械性、反复性地抄写。针对上课学习不认真或者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同学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抄写类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同学可以不布置此类作业,增加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习一些感兴趣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猫》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类,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仿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内容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同学抄写课本中的好词好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作业难度的分层是指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布置跟学生学习情况相匹配的作业难度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如果学生一看到作业题就不会写,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很受打击,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乐趣。同理有些学生一看到问题就知道答案,这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盲目自大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从而放松了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当在遵循“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总结而言,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应当重点做好人文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作业的创新优化设计,这样才能确保新时期学生学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沈建林.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探索——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2):190-192.

[2]张俊波.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4):40-44.

[3]刘亚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与“增”[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4):45-4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