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视域下高中足球课体能练习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姓名:王小洁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崇实中学 邮政编码:7137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足球课程也在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学练赛评”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学习、练习、比赛和评价四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和体能。在这其中,体能练习作为基础和支撑,对学生足球技能的提升和比赛表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学练赛评”视域下高中足球课体能练习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升高中足球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学练赛评;高中足球;体能练习;实施策略
一、以“学”为导,实现深度学习
在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学练赛评”理念则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为了更好地落实深度学习,教师需要紧密围绕“学”字展开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能对足球运动的影响,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明白体能与技能、战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能基础和特点,教师应通过观察和评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例如,在耐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长跑练习,如5000米跑。但考虑到学生的体能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为体能较强的学生设置更高的目标,如每组完成3个5000米跑,而体能稍差的学生则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以逐步提升体能为主。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足球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时刻监督学生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并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练习。最后,教师还应及时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和成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也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对抗训练,提升训练效果
对抗性训练在足球体能训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教师在设计训练方案时需特别关注其个体差异和需求。为确保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对抗训练模式,并巧妙融入趣味元素,使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这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与队友间的默契程度。通过合理的对抗训练,学生不仅能提升体能,还能在实战中更好地运用技巧,从而达到“学练赛评”视域下的训练目标。
例如,带球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对抗性训练形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小组,并为他们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记录学生的运球动作和合作技巧,并在训练结束后将这些素材以对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这样的对抗性训练不仅有竞争性和趣味性,还能提升学生的体能。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带球高速跑的练习。这个练习需要学生围绕球场四边,以不同速度进行带球跑,并在练习过程中适应每位学生的身体情况,避免对身心造成损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记录练习时间,保证他们的休息时间与练习时间相等,以保障足球体能练习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以赛促练,增强竞赛意识
足球运动本身是竞技性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对于提高体能训练效果和比赛发挥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将比赛元素贯穿训练活动中,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并促进学生足球技能的提高。为了保障比赛形式的体能训练更加规范,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比赛形式和内容,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使学生能够全力以赴地对待每次训练,以此保障体能训练效果,增强学生在课堂的训练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将长跑接力赛融入体能训练中,吸引学生的关注。通过比赛的训练形式,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为获得集体荣誉而付出努力。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养成竞赛意识,并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对足球运动的认知,明确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使其在合作共赢的意识下,转变以往的训练态度,真正体验到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训练效果。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有效配合,在符合比赛标准的情况下完成体能练习任务。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球场中心的传球练习,考查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配合度,促进学生体能提升。
四、尊重个体差异,开展多元评价
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体能水平、身体素质以及学习态度都有一定的差异。开展体能训练评价的意义在于既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让学生了解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常采用单一的训练目标和评价方式。这不仅容易影响学困生的训练信心,也会阻碍优等生潜能的开发。在统一的评价体系下,学生因体能较差始终无法达成训练目标,无疑打击了学生的训练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多元化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训练情况,制定不同评价标准和训练目标,以激发学生训练兴趣、开发学生运动潜能为主,带领学生找到更适于其发展的训练策略。
例如,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分别为体能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等级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以保障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进一步掌握。对于体能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无论在评价或是训练过程中,都应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在学生出现明显进步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以此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进一步达成阶段性训练目标,以此保障足球体能训练评价的有效性。又如,在开展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针对学生体能情况设计具体练习策略,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制定评价内容,以此保证多元化评价和规范化体能练习的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永桂,包德明.以“2+3”模式促体育课堂“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以高中体育足球选项之运动技能有效运用与提升教学为例[J].体育教学,2021,41(05):19-20.
[2] 邵建辉.高中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策略研究[J].田径,2021,(12):33-35.
[3]晁恒.“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体育视野,2022,(1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