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越来越引起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课堂主体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课前导入巧设疑问、语文教学联结生活、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等方面展开体系化阐述,希望对新课改视域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借鉴。
DOI
作者付克秀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付克秀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第三小学 433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越来越引起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课堂主体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课前导入巧设疑问、语文教学联结生活、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等方面展开体系化阐述,希望对新课改视域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巧设疑问;生活元素;小组合作

在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秉承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导致了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低下,造成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长期死记硬背的环境中丧失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适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不合理成分;其次应该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教育背景,发挥问题式、生活化、合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最后融入赏识教育元素,进一步提振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一、课前导入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新课改视域下致力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赖于课前导入巧设疑问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语文知识内容以提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即将探究的语文知识产生更强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另外,问题指引下学生也可以产生更强的目标感与针对性,从而集中主要时间攻克重点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核心语文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我首先在课前导入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问题,即“将相和是流传千古的美谈,那么在战国时期,哪些事情最终促成了将相和呢?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呢?”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极强的探究积极性。而后我引导学生围绕着“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进行研读,以文本速读的方式快速了解整体内容,并尝试着整理三个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经过深入了解之后,对蔺相如和廉颇各自的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将相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卫赵国,由此冰释前嫌和好如初,也为后世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我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这也充分体现了巧设疑问作用下,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深化。

二、语文教学联结生活,引起学生认知共鸣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较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发现生活的意识,将所学语文知识内容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当中去。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与语文知识探析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切实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我首先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为学生渗透了生活化元素,即“在生活中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其中母爱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浸润人心,那么,在你们的印象中有哪些体现母爱的实例呢?”受此启发,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共鸣,而后自觉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带着感情投入到了课文分析当中。之后我向学生强调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并要求学生以写小作文的形式,将生活中的母爱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落实分层教学理念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是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优势在于统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探究能力,使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与互学互鉴,深化知识理解程度、夯实语文知识基础。另外,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构成呈现出梯次化的特点,也便于教师分层教学的开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分层布置探究任务、积极开展互学互鉴的步骤进行合作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时,我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客观语文学习水平、主观个人意愿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了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内部形成了“梯次搭配,互学互鉴”的基本态势。而后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展开了课堂讲解,并为学生设置了梯次化的探究任务,使学生对课文的行文思路、修辞手法、核心思想等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经过小组内部的互学互鉴之后,学生从中了解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殷切期盼,对未来的中国充满自信,这也使得学生认识到少年的责任和担当。

总而言之,新课改视域下广大小学语文任课教师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振学生学好语文自信心的重要举措。教师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应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何昕凡.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才智,2020(08)

[2]刘树枫.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0,22(0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