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教育进行融合。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着重寻找美术课堂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内在关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文化修养。
DOI
作者蔡膨芬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4年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蔡膨芬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教育进行融合。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着重寻找美术课堂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内在关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文化修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融入传统文化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孕育出多种艺术形式,中国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极大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恰当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新知识的讲解中,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美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还能培育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自觉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使小学美术教育多元化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讲解理论知识,导致美术课堂具有较大局限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认知能力,很难理解复杂美术作品的深层次内涵,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欣赏、学习复杂的美术作品。而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深入挖掘美术作品蕴含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将学习重点转移至研究传统文化上,这有利于美术教学质量提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顺利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掌握美术知识,还可以对理论知识形成全面且深刻的认知。

(二)丰富小学美术课程的内涵

美术作品往往与文化现象有诸多关联,经典的美术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在小学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绘画、泥塑、剪纸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我国政治、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有一定了解。这样的美术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美术学科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多种方式深入研究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汲取丰富的学习经验,同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文化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升,言为师表,行为规范,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模范。有些教师因为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将错误的知识讲解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教学失误。为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示传统美术作品,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结合所教学的美术知识,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文化素材,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美术教学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应当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提升小学生在传统文化实践运用方面的能力。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增强鉴赏的实效性

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例如传统手工艺品等,还可鼓励和引导小学生赏析名画,使小学生深刻的感悟我国传统文化。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实际,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统文化。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使小学的美术课程更加多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教育的成效。

)借助艺术实践,发展学生美术技能

美术,更多属于一项技能,除了少数天赋外,更多还依赖于学生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其中技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长时间从事一项技能训练,必然会感到疲劳。另外,前面已经提到,针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师重在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各类有趣的艺术实践活动,将教材中相应的美术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及时融入美术实践活动之中,引导他们适时开展美术创作,在发展他们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能推促其美术应用能力以及审美理念得以发展。

)挖掘地方文化,提升学习体验

从本质上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而生活中也随处都能找到可用于美术创作的素材。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地域特色,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结合教材来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再依据学生审美的发展需求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结合传统文化展开实践活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奥妙,还可以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美术课程的价值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文化教育,实现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学生应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小学美术教学应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和创新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程仓花.习美术之法,承文化之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2022(11):65-67,77.

2]缪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2022(38):26-28.

3]周鸣.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家长,2022(20):135-13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