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综合实践,发扬传统文化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们经过长时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小学语文实践课程作为依托,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整合,为学生们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握语文学科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契合点。有效对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针对性的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语文综合水平。
DOI
作者李小丽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立足综合实践,发扬传统文化

李小丽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第一小学 51447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们经过长时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小学语文实践课程作为依托,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整合,为学生们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握语文学科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契合点。有效对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针对性的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语文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渗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措施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来源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们积极正确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们培养健康的品质,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水平。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学科融合的优势显而易见,小学语文教师要紧抓这一教育契机,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语文实践课程作为教学载体,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学生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实践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渗透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结晶,能够最大限度的反映中华民族的特征。以传统文化的历史视角进行学生们的启蒙教育是非常积极和正确的。将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融合,能够在学生心中让其正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价值,播撒热爱祖国的种子,帮助学生们建立强烈的爱国热情,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促进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和积极性。

(二)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在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充满了枯燥和单一性,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传统文化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建立。将小学语文实践课程和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融合,能够积极转变知识内容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立足综合实践,发扬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注重知识积累,感受传统文化

语文实践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课上时间,还要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积极的进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学生们切实的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结晶。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要让学生养成对好词好句、优美段落的摘抄和积累。

比如在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首先要了解这是唐代诗人王维送给好友元二的一首离别诗。将自己的离情别绪融于景色之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的诗人送别画,以此作教学切入点,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表达友情的诗句。在不断的积累过程当中,让他们感受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赏析,引导学生们感悟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意境,极大地拓展了学生们的文化视野。

(二)搭建实践平台,欣赏传统文化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除了古诗词的学习外,还要注重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客观环境的优质资源,为学生们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们在欣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跟传承。

比如可以在班级内举行书法比赛。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与中国绘画同源,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利用书法艺术帮助学生们在欣赏中提升对于书法的审美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用这种形式来提升学生们的书法意识,或者结合书香校园等实践活动开展书法比赛,提升学生们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三)立足生活实际,运用传统文化

从生活实际出发,将语文知识内容融合在其中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兴趣感。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是现阶段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过程当中不断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落入实处,帮助学生们构建个性化的语文知识学习框架,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进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将我国的历史进行重点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我国领袖毛主席的伟人风采,体会作为中国人的激动和自豪,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当时的情境进行再现,感受当时骄傲的心境。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假期中在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搜集毛主席的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

综上所述,以语文综合实践作为教学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宽度,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促进了学生们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唐莲.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及实践策略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4):93-94.

[2] 王粟. 用传统文化点亮孩子心灵——小学阶段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实践[J]. 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1):102-10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