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课例研究
孙玲娇
(新疆昌吉州第五中学,新疆 昌吉州831100)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基于此来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步入初中,因而英语教学除了要做好知识教学之外,还要重视衔接工作,让学生具备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全面进步。英语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成果,还聚焦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层次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升初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
一、夯实知识基础,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运用能力是最为基本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因而,基于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教师就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扎牢知识基础。
六年级上册Unit2“What’s your hobby?”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以hobby为中心的单词以及对话句型,指向的正是学生的口语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对此,在执教本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攻破词汇关。词汇是英语最为基础的建构材料,学会本单元的单词,能够听、说各种动词短语,是学生素养得以提升的基石。如,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为学生直观展示各种爱好,以帮助学生快速在单词与意思之间建立联系。在学习“play football”短语时,教师就可以出示踢足球的图片,在学习“collecting picture cards”时,就可以出示各种精美的卡片等等。这样,就能够增加短语记忆的趣味性,图画的出现也能够快速让学生在实物与意思之间建立联系,完成准确记忆。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句型“What’s your hobby”的问与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口语交际,实际进行口语练习。生动真实交流情境的创设能够迅速帮助学生进入状态,使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关键,因而将课堂的重点放在词汇、短语与句型的识记上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二、打破常规思维,锻炼学生思维品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思维都是固定的,是被框起来的,包括阅读思维、写作思维等,这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执教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敢于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
以写作教学为例,只要是写人的主题,学生就会从头到尾对人的外在特征进行描写;只要是写一天的生活,学生就会从早上开始记起......这样千篇一律的写作方式让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实际上还是传统教育观念的产物。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是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与英语基础本身比较有限之外,还包括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对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六年级上册Unit6“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的主题是一年四季,基于读写结合理念,教师就可以在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组织一次写作教学。有的学生选择了春季来作为写作主题,在描写春天时,大多数学生都是写青草、燕子、耕种,没有新意;在描写秋天时,学生又开始写收获、枫叶等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How do you feel at different times? Do these feelings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the seasons?”,通过这样的提问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绪引导季节与情绪间的关系,就能够跳出传统写作思维,写出更加有新意的作文。
三、聚焦语篇背景,涵养文化意识品质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文化内涵的积累,沉淀文化品质,因而小学英语教学的组织需要教师站在更高的视角来思考,从语篇的文化背景出发,来强化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4“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时,教师就可以从月份引伸到周,提出问题:“Why do we make Monday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but the West makes Sunday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以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就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进行思考。就当前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情况来看,多数教师都存在泛泛而谈的情况,因而从教学内容出发,从中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由此来认识中西方文化更大层面的不同,反而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涵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品质。
四、组织学习探究,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到了六年级之后,英语学习的难度已经比较大,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组织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此来快速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人。
在学习六年级下册中Unit3“We are going to travel”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就可以设计旅游主题的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旅游地点,自主搜集该地点的相关信息,包括文化、饮食、代表性景点等等。在这一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设想自己是一个旅游团,针对某地的景点来设计旅游计划,并将自己的计划用英语来表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与本组的旅游团。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计划能力,还要思考本组旅行团的优势,也要基于自己的学习经验来撰写文案等,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最后,教师就可以组织不同的“旅游团”到讲台上讲解自己旅游地点、景点、路线、特色优势等,使之成为学生成果展示的平台。
结语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落实需要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概念的基础上,从核心素养的几个要素出发,调整当前教学方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搭建不同的场景,以英语学习活动为载体,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马程程.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探讨[J].求知导刊,2020,(25):34-35.
[2]黄卫卫.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知识窗(教师版),2020,(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