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初中生物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学生负担”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中初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在于创建轻负高效的育人新格局,即减轻学生们无谓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对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寻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来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高效学习,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在"双减"下实现“减负增效”新目标。文章结合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双减”背景下,怎
DOI
作者梁桂枚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之下初中生物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梁桂枚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星河学校 52300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学生负担”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中初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在于创建轻负高效的育人新格局,即减轻学生们无谓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对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寻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来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高效学习,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在"双减"下实现“减负增效”新目标。文章结合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双减”背景下,怎样才能推进初中生物“减负增效”,并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双减;初中生物;课堂;减负增效;策略

一、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有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导灌输-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二是教师设定课堂目标,学生在目标与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实现学习目的及巩固训练的所谓“目标教学”。与前两种教学模式比较,后者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活动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学生的主体性。但由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的采用、课堂模式的选择,都是教师的意愿,而非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消极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限制学生的学习潜力,剥夺学习的独特体验,与“双减”理念主张的自主学习、互助探究、高效愉悦的学习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要转变学生接受性学习、只注重答案、忽视学习过程、机械训练的陈旧学习方式,要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路径,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作业设计的优化改革则成为学校落实减负工作的聚焦点。尽管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数量显著降低,但部分教师将重心聚焦于作业“量”的减负,而忽视对“质”的提升。对此,教师要认识到“双减”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变革,教育诸要素的重构。

二、“双减”之下初中生物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增强课堂生活化,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双减”政策的推行,要求教师深入思考如何高效开展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晦涩、枯燥的生物知识生动化,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与陌生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来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

例如:在对《呼吸作用》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运用提问的方式开展,“为什么放冰箱的水果和蔬菜能多保存几天”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因为在生活中水果和蔬菜是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易于与其共鸣,学生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就可以明白是因为降低呼吸作用所致使的,通过将生活化融入课堂,学生不仅深入的掌握了有关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二)创设实验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实验课上的提问方式一直是一种单向的方式,也就是教师一直掌握着提问的主动权,而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提示来回答,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权利,即教师应该在与生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生物学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巧妙地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在这一情境下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以及尝试解决,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为例,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教师可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食物这一角度出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喜欢那些事物,以及为什么。当学生回答喜欢大米、馒头或者是面条等食物时,教师就可及时地引入绿色植物这一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参与和观察实验展开自主分析,以明确哪些食物与绿色植物有关,以及绿色植物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转换成不同食物的等问题。

(三)“双减”之下学生作业优化设计的构想

“双减”背景下,作业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必备环节与实现“减负增效”目标的关键核心,因此,设计和布置高质量作业已成为教师落实减负政策的首要任务。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做到“少而精”,即“精”,既要仔细地挑选作业的内容,又要准确地针对不同的学生,准确地补充课堂的教学,精细体现多样形式,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迎合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

例如: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课,该课的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

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各位同学已经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从以下三项作业中,任选一项,完成作业。

1.请两人为一个小组,绘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2.三人为一个小组利用橡皮泥、超轻粘土等材料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并与动物细胞结构进行对比。

3.以探究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你想探究的植物,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进行对比。

本次作业设计分为三个层次,采用自主分层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并且,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巩固本节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总而言之,高质量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就是要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结构的优化,提升教育质量。为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让教育回归育人功能本位,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勇于拓展教学思路,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从备课、上课、听课、作业设计等方面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向有限的课堂时间要质量,实现生物教学的“质效双增”。

参考文献:

[1]张洪清.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J].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3):0131-0132.

[2]张国芳.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2(12):45-46.DOI:10.14160/j.cnki.13-1259/g4-b.2022.12.009.

[3]田月芹.“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试题与研究,2022(32):1-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