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小学数学,不仅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加减乘除,还有对事物的推理、分析以及归纳等相关的思维能力。数学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起超前地去列算式、背乘法口诀表,给予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快乐的权利,才有更大的意义。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天生就有数学逻辑能力,只是有高低之分。每个孩子的发展时期不同,不能统一而论,作为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启蒙人,必须给孩子创造场景去观察和发现。
DOI
作者黄丹婷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黄丹婷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不仅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加减乘除,还有对事物的推理、分析以及归纳等相关的思维能力。数学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起超前地去列算式、背乘法口诀表,给予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快乐的权利,才有更大的意义。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天生就有数学逻辑能力,只是有高低之分。每个孩子的发展时期不同,不能统一而论,作为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启蒙人,必须给孩子创造场景去观察和发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略有难度的学科,但于教师而言,教授数学则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义务教育的相关条例来看,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必要且必需的,如此才能使小学生在思维尚未定型的时期就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基于上述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提升学生逻辑感入手,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以解决当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从事各种职业,身处何种环境,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日后的发展皆有重要指导性,其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学习中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效率,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更冷静的思考,同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一个学生擅长解决问题,那么其思维能力一定会很强,换言之则是指其逻辑推理能力强。这种能力在学习中,可以帮助孩子一步步拆分学习的任务,把零散的新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用更轻松的方式吸收,从而灵活运用。首先,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让孩子主动串联知识点,帮助孩子更好记忆和运用知识;其次,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让孩子说话时言简意赅、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表达精准;再者,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当日后遇到其他问题时,也能让自己的头脑保持冷静,快速解决问题。
  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路径
  ()将具有难度梯度的练习题拿给学生练习
  学生由于学习情况的不同,对不同练习题的掌握能力也有区别,为了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这不仅可以帮助其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活跃其思维。列举一个教学实例,教师在讲授“时分秒”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可以设计将分钟换算成秒的题目,当学生对此项内容烂熟于心时,教师可以增加题目的难度梯度,即可以设计将小时换算成分秒的题目。如此一来,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中可以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即便有容易混淆之处,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正确答案,同时,还能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便不会将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快乐。
  (二)引起学生用逻辑能力进行思考的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其自身的情感反应程度是有联系的,加之其好奇心相较于成年人来说更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进行相应的课前小游戏和小故事设计,由此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自愿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列举一个教学实例,教师在讲授“几何初步知识”时,可以利用三角板、半圆尺等辅助教学用具,以及橘子、棒棒糖等零食给学生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自行思考这些食物由何种几何图形组成,这不仅会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活跃,还能使小学生在上数学课时的注意力更集中。
  ()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和鼓励发展逻辑思维
  每件物品都可以根据其体型、快慢等排出一个顺序,就像小学生可以根据身高体重排序,教师教授小学数学内容亦是如此。数学运算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因为每个学生的思路并不是唯一的。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转换思维习惯,即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来制定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不可拘泥于同一种思维模式中。同时,面对身心发育尚不完全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因材施教地引导其展开思考,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教师在讲解“加减乘除”的有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计算的作答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讲解,对乘除法混淆不清的同学给予相应的提醒。如此一来,学生在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解答题目时,即使写到不会的题也不会着急。

综上所述,现代的数学教学并不是将知识一股脑地搪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小学生在课堂训练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能力,其自始至终都贯穿于小学生的数学生活、学习中,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以及自己长期的训练中获得的。基于此,教师培养其班级里的小学生时,要将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是不同的纳入考虑范围内,帮助其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打开自己的思路,如此才能在实际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思维缜密的学生,为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煜隆.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 小学生(下旬刊),2023,(03):100-102.

[2]张玉璞. 关于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相关思考[J]. 小学生(下旬刊),2023,(03):52-5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