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龙优梭
昆明市中华小学 6505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对教材知识组成和数学知识的了解,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核心素养。此外,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黄金时间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强,所以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培养其核心素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授其知识的同时提高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生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与积极意义。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宗旨。但是在现实课堂中,部分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仍然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违反了人才培养方针。因此,教师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课堂参与度偏低,不利于学生群体教学价值的发挥
就目前而言,部分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参与度相对偏低,从而导致其教学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群体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构建,对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阻碍。与此同时,这一问题的存在往往不利于学生合理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思考,进而限制了数学工作教学效果的充分提升。
1.2理念构建存在偏差
数学是一种偏向理论实践的文化,同时也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学科。实际上,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对于数学学科以及核心素养的理性认识程度,也就是教师的数学观念和核心素养观念,这些观念会直接影响数学课堂的改革,同时也会直接对学生的数学观念与核心素养观念产生一定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教师对数学理念构建存在偏差,核心素养内容也不会在课堂中进行突显,同时也会失去原本的教学实效性,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十分不利。
2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2.1教学知识引入,诱导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因此有必要让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在知识引入的方面做出努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将复杂的知识简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进行知识导入时,教师要介绍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该怎样去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从现实生活开始,让学生们能够贴近现实,去发现更多的问题,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抛出一个数学知识,而不是单纯的照搬教科书上的内容。我们必须打破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2.2合理融合生活元素,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小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与数学课程融合,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拓展其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可以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能力的问题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以此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以及学会自主探索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其核心素养的目的。
2.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能力及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有趣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融入具体的数学情境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有关“面积”的短片,可以是学校的操场,也可以是国家的领土范围,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数学知识和学习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对不同事物不同面积单位的比较与计算,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余,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
2.4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激励学生勇于发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尽量不用“好”“不错”等一系列简单的话语,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说的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和富有幽默感。教师可以丰富一下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以幽默有趣的语言去鼓励和表扬学生。比如,有的学生会在其他学生回答完问题又重复一遍之前同学回答的答案,教师可以幽默地说:“哈哈,你是不是认为这个很重要呀,然后要再强调一遍呢?对吗?”这样幽默有趣地问可以化解学生的尴尬的情绪的同时保护了其脆弱的心灵,教师及时地发现和帮助学生去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错误,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不再惧怕发言。
2.5课堂总结,分析课程不足和学生掌握程度
完整且完美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离不开课堂总结的。课堂总结,即教师在进行完课堂知识的讲授后,将教学知识点、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生们的总结及问题进行汇总的过程。通过回忆知识点的传授、教学活动的流程步骤及效果和学生对于课堂的反馈来进行分析和反思。要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维以及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在每次的课堂总结中分析每一个知识点的背景渗透是否完成,进而来做出下一步的完善和改进。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课堂总结可以让教师很快的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缺陷,从而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中避免这些问题再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核心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对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根据不同问题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同时也是现阶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可持续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丽平.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9(20):52—53+56.
[2]张陈容.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与提升策略[J].家长,2019(36):30—31.
[3]马海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9(3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