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分析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发言积极性、互动主动性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逐渐发展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互动、表达想法,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目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其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都有所提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期望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DOI
作者邵明行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分析

邵明行

临沂宏远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发言积极性、互动主动性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逐渐发展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互动、表达想法,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目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其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都有所提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期望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

引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重视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全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精神和拓展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科学理念,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学习,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全面发展其学科核心素养。

一、强调自主预习,突出“学”的地位

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突出“学”在学生主体中的地位,对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预习进行优化设计,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预习观念,规范有序地完成预习,使其达到对简单数学知识的高效内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预习,教师应加强教学素材的设置,使其能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

例如,在高中数学中,“集合”是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应先指导学生做好自主预习。即设定特定的预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根据预习任务的要求,有目的地探究课程内容。首先,确定了预习的目标:①使学生对“集合”这个概念和它的具体表达方式有较好的认识;②围绕“集合”的基础知识,探寻所属关系,分析现实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以“班上数学成绩状况”为例,10名学生不及格,40名学生合格,15名学生表现优异。学生利用预习过程中所掌握的“集合”知识,对该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明确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针对探究问题,采取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者与同伴讨论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在此过程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教育与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采取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讨论、研究。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解题方法展开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学生们的交流也就成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学生们的分析和交流中,他们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借鉴他人的解题方法,完善自己的解题次序,使自身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善。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加强同学们的参与感,并在群策群力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们解决了数学学习中的难题,在开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提升了课堂学习的质量。

三、合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兴趣

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很多学生都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引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对后续的学习感兴趣,提高其参与自主合作教学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悬念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兴趣,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气温变化曲线为素材,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气温变化曲线呈现在学生面前,再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观察、分析曲线,获取关键信息,找到这段时间内哪一天的气温最高、哪一天的气温最低,并尝试观察气温曲线的数据与曲线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设定悬念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函数单调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深化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与认识。

四、优化教学评价,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在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在“双减”的背景下,为了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应在注重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评价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在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特征,进行教学评价的创新。例如,在评价主体上,要强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新的评价方式,学生们在参加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之后,往往会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时候,老师就可以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让学生们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评价,以活跃课堂气氛,不断提高学生们对探索活动的热情。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应多运用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比如,比,在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代表对知识展开释疑,总结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并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保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能够有效地实施,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中重难点的认识和记忆再比如,在接近尾声时,教师还可以从班级中挑选出几个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对其进行表扬,既起到了示范作用,又有助于他们巩固良好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优势,还要重视发挥集体合作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能够互相协作,共同解决,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桓坤.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分析[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10):2.

[2]康金慧, 钱德周.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10):45-46.

[3]郭宗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05):41-4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