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有着越来越重视的态度,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以娃娃为教育对象的幼儿教育,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幼儿教师身上承担着神圣的使命,他们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当社会各界都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幼儿教师就需要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布置教室、利用游戏和主题活动三种行之有效的路径,进行了详细介绍。
DOI
作者王媛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

王媛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有着越来越重视的态度,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以娃娃为教育对象的幼儿教育,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幼儿教师身上承担着神圣的使命,他们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当社会各界都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幼儿教师就需要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有效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布置教室、利用游戏和主题活动三种行之有效的路径,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有效路径探索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其是中国的重要财富,具有育人功能。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改革,也使得幼儿受到积极的影响,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未来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需要幼儿教师从幼儿实际出发,展开积极的探索,最终得到适合幼儿的有效融入路径。

一、布置教室,融入传统文化

幼儿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此作为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切入点,幼儿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去布置教室,在其中融入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这样的话,当幼儿处于教室中,他们目之所及的,都是传统文化知识。久而久之,幼儿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配合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修养。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四周贴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也可以在教室中摆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品。为了彰显幼儿的存在感,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堆要布置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安全的步骤,让幼儿进行操作,由此亲身参与到布置教室的过程中去。这样一来,当看到了布置好的教室之后,幼儿会产生成就感,也会下意识地去进行欣赏,由此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存在。接下来教师就会对幼儿讲解布置在教室里的作品,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使得幼儿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知识。此时此刻,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他们也取得了很好的融入效果。

二、利用游戏,融入传统文化

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弱,不用幼儿教师督促,幼儿不会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不用幼儿教师督促,幼儿会主动去玩游戏。基于此,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游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路径。幼儿教师需要设计满足幼儿喜好、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这样一来,幼儿会积极参与到玩游戏的过程中,因此收获了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剪纸是一项传统文化,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剪纸,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在融入剪纸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入到抢答游戏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呈现各种剪纸图片,让幼儿抢答剪的是什么,花、鸟还是各种动物。当幼儿答对之后,教师可以将相对应的剪纸作品送给幼儿。通过游戏,成功激发了幼儿对剪纸的好奇心。然后幼儿会对教师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都与剪纸相关。接下来教师不光进行了回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还带领幼儿展开了剪纸操作,使得幼儿感受到剪纸文化的魅力。

三、主题活动,融入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体系中,传统节日最具有影响力,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此,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路径。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知道枯燥无味的事物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喜欢看图片和听故事,由此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有着很高的参与度,进而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幼儿教师就可以组织“端午节”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屈原的故事,引出端午节的由来。在观看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竞答,如你们知道屈原是谁吗?屈原和端午节有哪些关系呢?在幼儿进行了积极的回答之后,教师要奖励幼儿小红花。接下来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包粽子的视频。在视频的最后,是吃粽子的场景,由此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情感,幼儿也想要去包粽子和吃粽子。此时幼儿教师就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传递与端午节相关的内容,使得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

总而言之,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实现幼儿的综合发展,是幼儿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育任务。为了完成该教育任务,幼儿教师要增强对幼儿的关注,归纳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探索并应用行之有效的融入路径,实现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促使幼儿扎实自身基础,在未来有着更加顺利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娟.幼儿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究[J].智力,2021(07):173-174.

[2]江苏平.幼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J].教师,2021(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