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林佳佳
莆田锦江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115
【摘要】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是难度相对较大的一门课程,而且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对于数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实现整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的改进和更新,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智慧课堂是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连接紧密度逐步提升所创造出的新的产物,其宗旨是开发学生的智慧,运用智能高效的教育系统平台打造高质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能够纵深融入于课堂之中进行知识的分析、理解、思考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就针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带来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 智慧课堂 构建策略 研究
【引言】数学本身就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基础性的课程,贯穿于学生高中学习始终,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探索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此该学科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数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展现,还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文化思想,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融入于其他自然科学类学科的学习中,由此可见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优化学生学习效果,老师需要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引进,加强对于智慧课堂的研究分析,实现其与课程的紧密融合,让学生的数学求知欲得到提高,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数学学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极为困难的,要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才能实现学生学习质量效果的提高和优化。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引进智慧课堂构建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动力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之上老师都是以满堂灌的形式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教学,大多都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教具,比如三角尺、圆规等等开展整体教学活动,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较为片面和死板,导致整体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学生无法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之中,进行知识的研究分析和探索。由于数学课堂没有展现出其应有的生机,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不佳,所以在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加强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进,借助于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学生构建出智慧课堂,突破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模式的限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使学生能够化重难点知识简单化,清晰化,完善化,还可以在信息技术引进之中增强整体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为学生融入于课堂中进行知识探索分析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学生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逐步获得成就感和情感体验,启迪学生智慧的同时,使学生后续也能够更好的沉浸式的探索研究分析,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为后续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式学习,以此来实现其长久性发展。
2.实现教学方法思路的改进和优化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时依旧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为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数学课堂上的时间十分宝贵,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关注点,忽略了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还需要学习思维和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受到了阻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所以在现代化教育教学背景下,老师需要借助于智慧课堂的构建突破原有教学弊端,将微课、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兴的教学思路融入于课堂之中,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将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而且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老师能够真正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创设出智慧化课堂、智慧化教学模式,将整体教学内容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最终促进数学课堂效果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智慧课堂具有发散性、自主性、针对性、多样性和互动性,为此将其引进于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课堂的局限和束缚,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体系得到重构,实现学生学习效果质量的提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从多个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分析。以往在教学时更加关注于学生的知识记忆以及学习成绩,而现在更加关注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引领,要让学生在既之前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之中拓展知识学习的空间和路径,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学生在明确数学重要性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分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学生的高质量成长。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1.老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的背景之下,老师需要切实加强对于传统教学思路的改进和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教育发展实际,如果老师依旧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路,运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导致数学课堂无法得到进步和发展,也会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活力以及创造力受到扼杀和制约。作为新时代的新老师,要加强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相关内容的纵深研究和探索,并且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目标,运用正确的教育教学结构观、质量观、发展观,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通过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打造出高质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更深入的探索分析知识。由此可见,老师加强对于智慧课堂模式的引进势在必行。在传统高中教学中,老师更多的都是将自己视作教学的中心,一味的给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教学,无论是讲解的内容,讲解的方式,还是课堂的进度,就是由老师自己决定和安排的,学生只是被动在课堂之上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进行知识的记忆和思考。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起独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思路。为此,现阶段老师需要加强对于课程教学的改进和更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构建智慧化课堂,引领学生的纵深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课程时,这一节课程学生所需掌握的重点是三角函数的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的图像变化,这一节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角,让学生学会运用角的三角函数去解决现实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该部分知识点相较于其他知识而言较为琐碎,学生的学习较为繁琐,所以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体系和知识结构,这时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探索数学语言,并且要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体系的架构,引导学生结合主题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创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能够在分析学生思维导图的过程之中,了解目前班级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怎样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有怎样思维的阻碍。而且老师还应该结合智慧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工具,为学生构建更加和谐平等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优质的教育教学体系。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制作微课视频、课件等等,利用声像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的融入于课堂之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分析。而且老师还可以借助于希沃白板功能为学生设计出不同的试题,为不同层次学生下发,以此来将因材施教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既展现了智慧课堂的优势,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和轻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2.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质量,才能使学生在高质高效的课堂环境氛围之中增强数学核心素养。而以高中生现有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而言,学生是能够在课堂之上自主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老师需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自主性挖掘对于其思维的培养和优化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要摆脱以往教师教学为主的错误思想,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研究。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较为强烈,而且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知识储备,所以对于不同的事物也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对于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存在有差异和区别。以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都是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最正确的、最简便的。而现阶段老师应该以学生的思路为出发点,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引和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有探索知识、分析知识、研究知识的能力,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方案,要依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进行智慧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优化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紧密性,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学习魅力,进而构建起多样化课堂、多元化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领学生个性化学习。而且老师在整体教学中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研究,从而不断发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柱圆锥》这一部分知识时,这一部分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而且老师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立体几何分析思维能力。以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多都是直接拿着实物给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实际物品无法进行辅助线的构建,导致学生的学习死板和单一,甚至很多学生的立体几何思维并未得到全面优化和构建,学生的学习难度极大。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立体几何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高质高效的进行知识的探索研究和分析,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老师还借助于智慧平台给学生进行了虚拟圆柱圆锥几何体的设计,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分析和学习,同时还能够构建出更具有活力和生机的课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动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也能够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清晰度得到提高,从而化解学生学习难点。
3.借助智慧课堂构建,加强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加关注于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为此在整体课堂之上都是以自己为主体,很少去倾听学生的思考、想法、认知和分析,甚至还有部分老师担心课堂进度的问题,即使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不予理会,甚至会制止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和老师的关系逐步破裂,进而会导致学生抵触数学这一门学科,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质量很难得到优化和提高。在新课改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背景之下,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思考意见和想法,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所以借助于智慧课堂的构建,实现师生互动氛围的营造就极具有价值,既能够使得学生快速融入于教学活动之中,同时还能够利用交互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清晰度的同时,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有认知和了解,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以教学《复数及其几何意义》为例,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复数的概念以及几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为此老师可以借助于智慧课堂的构建,引进智慧平台上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复数历史起源,实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优化和改善。当然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为了优化学生学习效果,课堂上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还在智慧平台上为学生下发了预习视频,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且在平台中留下自己学习后的感想以及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解答,之后还要多听学生进行这部分知识问题的提出,以此来让互动沟通交流变得更加顺利,使学生新奇的想法能够得到捕捉,从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学思维的引领。
【结束语】总而言之,智慧课堂是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深入度、清晰度、完善度的优化。目前构建智慧课堂已经成为了数学老师所需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成为了未来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所以老师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质量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优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秦开武. 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J]. 教师教育论坛, 2023, 36 (12): 45-47.
[2]白晓曦,王超. 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 (31):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