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摘要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课堂要充分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精彩并不预设,而更多的是生成。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学习体验,重视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在老师的教教材中学习那一篇篇教材内容,或者只是掌握那一点语文知识。
DOI
作者张雁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1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07-3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中启发式教

张雁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西昌市第十二小学  615031

     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课堂充分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精彩并不预设,而更多的是生成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学习体验,重视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在老师的教教材中学习那一篇教材内容,或者只是掌握那一点语文知识
    启发式教学正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启发点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那么,怎样具体的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巧设疑问,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的情景,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去思考、去探索,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但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目的不同,提法就不一样,提问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比如,一个老师教《守株待兔》一文时,提问: “ 兔子不小心撞死在树桩上,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想,怎么办呢? ”老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农夫白拣到一只死兔子时高兴的心理,但是学生却并不遵照老师的思路进行,他们的回答让人大出意料: “我会想,兔子真可怜啊,我会马上把它抱起来,送医院里去抢救或者说: “我会把它救活,然后养起来,和我做朋友 问题出在老师的提问不科学,提法错误一个老师就这样提问: “兔子不小心撞死在树桩上,这个惨剧在兔子王国里传开了,兔子们会怎么想呢? ”这样转变思维的角度,并且问题新颖有趣,又切中了课文主题,学生自然就会在讨论中明白,以后是不会有兔子再来撞树桩了,也在其中明白了必然和偶然的关系.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科学性很大.
    2、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去质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经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学生用集体的智慧克服认识肤浅或错误的地方。课堂讨论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认识,纠正知识错误。除了讨论的问题坚持主要源于学生之外,我在精心选定讨论议题时,还考虑了以下四个因素:

  1. 要选择与达成教学目标关系紧密的议题,例如《背影》中为什么会三次流泪?”议题涉及对作品主题理解;
  2. 要选择容易引发争论的议题,以营造课堂讨论的气氛,如《小抄写员》中裘利亚深夜为父亲抄写而影响学业,这样做否值得?”
  3. 应选择学生目前独立理解不了、解决不了的议题,如《桥梁远景图》最后一节为什么写造一座通向共产主义的大桥?这样的议题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4. 应选择深浅程度不一的各类选题,这样可让班里语文水平不一的各种学生都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如《哈尔威船长》中船长本可逃生,他为何要与船共存亡?如此等等。

此外,所有选题都要让学生充分酝酿后再发言交流,这样可有效地利用有

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去表现自己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为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思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特别是集声音、文字、图形和动态图像于一体并能与人作动态交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急于表现自己。我曾观摩过一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赤壁之战》的公开课。在教学中,教师不是一味地给学生走马观花地演示,而是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经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分析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物形象时,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剪辑片断,提示学生从听对话、观表情、察神态入手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拟好小组发言提纲,然后班级交流。当学生对人物有不同理解时,教师只以普通发言者的身份参加讨论,与学生一起切磋,不搞一锤定音,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诱导启发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百家争鸣中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积极思维,指导思考方法
    启发教学强调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寻求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探求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联系,形成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如何通过教与学这一环节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而且还要注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把对学习的评价集中到知识、技能和学习三个维度上。因此,在现代学习活动中,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一致,较之于重结果的学习,学生更能触发外在的学习动机,掌握思考的方法,从而理解地来掌握知识,对付未来的挑战,这应当被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应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引进活水,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教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