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助力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为作业教学提供了新的帮助。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要求小学教育"减负增效",大力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将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丰富课堂作业形式,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同时,通过数字资源精简作业,通过智能化批改等手段减少教师工作负担,提高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从数字资源应用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以促进语文作业的“减
DOI
作者黄联秀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数字资源助力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

黄联秀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向阳小学  541899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为作业教学提供了新的帮助。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要求小学教育"减负增效",大力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将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丰富课堂作业形式,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同时,通过数字资源精简作业,通过智能化批改等手段减少教师工作负担,提高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从数字资源应用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以促进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数字资源;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一、借助微视频,开启预习作业新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语文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实际操作来看,预习这一环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流于形式,或只是内容空泛而不能付诸实施预习。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开启预习作业新方式,提高预习作业的成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微视频突破了静态书面作业的形式,以立体视听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生动、丰富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开展更趣味化、个性化的学习,这也是完善和革新学生作业设计的新途径。

例如,在教学《火烧云》一文前,可以为学生设计出课前的自主任务单,确定他们的预习目标,并辅以微视频来引导其自主地完成预习作业。微视频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音单词的拼写,让学生们了学习多音字"乘"与"模"的区别,以及两个字不同音的发音及如何应用。二是思维导图,让同学们将课文中的难读难理解的字词进行整理和归纳,同时尝试着梳理课文结构和内容,以思给导图形式呈现。这种新颖的微视频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兴趣,促进其高效的完成作业。一般来说,语文类微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对知识和方法的讲解,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完成更难的任务做好准备。由于课时、体裁等因素的不同,因此,在设置课前微视频内容时,教师要基于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分层布置作业,丰富作业形式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每一位同学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采取“标准化”的做法,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或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窘境,从而致使作业质量下降,难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科学的分层布置,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依据,将基础、中等、高难度的作业进行分类布置,并对多媒体资源和数字平台进行灵活的运用,使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例如:以《题西林壁》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分层作业”的方式。对综合素质不高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安排基本的任务,主要是翻译古诗的意思,明确思想感情表达等;对于中等水平的同学,我利用优学派,让他们查阅有关苏轼的诗词,整理成笔记,以达到扩充的目的;对那些综合素质好的同学,我让他们从苏轼的文风入手,通过对各种古诗词的比较,来阐述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这种分层次的作业,使每一个水平的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效果,促进了每一个同学的成长。

三、利用新媒体,优化听说作业设计

新媒体是一种结合电子化、现代化的数字资源,它的出现和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效利用新媒体也成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方法。其中,赏、听作业和口头表达作业是一种新的设计方式。

赏、听作业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体验,线上数字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具备良好开放性和共享性的语文资源,同时,还可以引入适合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从而可以实现多种课程形态的并存,这是一条对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的必然途径。企鹅 FM、蜻蜓 FM、喜马拉雅等数字化平台上有着丰富的有声读物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关键字,聆听相应的音频资源,使"听"成为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用耳朵代替眼睛来完成作业,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体会到了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在语文作业中,口头表达作业应该成为更加重要的一部分。新媒体中的信息呈现方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性,为学生们提供了完成口头表达作业的平台。例如,学生可以将完成背诵课文、吟古诗、读名著等音频作业推送到微信、QQ等平台,让口语与书面语之间实现更好的转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此外,尽管教师经常布置与"说"有关的作业,但是检查较少,实效性较低。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口头表达作业的检查和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作业,如朗读、演讲、辩论等,并在作业完成后进行检查和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方式、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作业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交流与反思

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上,同学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同时还能看到其他同学在同一个问题上的思维方式和回答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平台上吸收经验,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为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创建属于班级的资源库,以实现作业资源的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极地与班上之外的更多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广泛的交流。在这一点上,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作业体系,从而达到温故知新、拓宽视野的作业效果,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获得更好的作业效果。

例如,我在布置和批改作业时,会为学生提供一些链接,让他们利用优学派、微信群等在平台上进行共享。同时,我还会向同学们展示优秀作业。通过这种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为学生指明了方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总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语文作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要充分发挥自己带头引领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让学生的作业得到更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太红.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研究[J]. 课外语文, 2021, (21):105-106.

 [2] 柯清超, 鲍婷婷, 林健. “双减”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服务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1):17-2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