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育人的功能维度与整合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其在育人方面的多重功能。本文从数学课程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功能维度出发,探讨了小学数学如何实现全面育人,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策略。
DOI
作者谢良芳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课程育人的功能维度与整合

谢良芳

临武县南强镇岚桥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其在育人方面的多重功能。本文从数学课程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功能维度出发,探讨了小学数学如何实现全面育人,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育人;方法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育人内涵。除了传统的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等知识技能外,小学数学课程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重任务。因此,明确小学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维度,并探索其整合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维度

小学数学课程最直接的育人功能是智育。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这些能力不仅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学学习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探究能力和责任感。同时,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具有积极作用。数学中蕴含着对称、和谐、简洁等美学元素。通过欣赏数学的美,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此外,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往往伴随着思维的灵动和创新的火花,这也是一种美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育人功能的整合策略

1. 教学内容整合

教学内容整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将智育、德育、美育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通过将不同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与计算的教学中,除了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逻辑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入美育的绝佳机会。在这一领域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对称与和谐之美。例如,通过观察和比较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美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此外,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数学游戏、实地测量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教学内容整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智育、德育、美育等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技能,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教学方法整合

教学方法整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法是最基础且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和概念。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然而,单纯的讲解可能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探究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来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法则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通过将这些教学方法有机地整合到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他们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维度,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以及实践与创新等。为了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需要将这些功能维度有机整合到课程体系中,并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具体实施。通过这样的整合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振成, 吴娟. 小学数学课程育人的功能维度与整合[J]. 教学与管理, 2024, (02): 34-37.

[2]赵娜. 小学阶段过程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发展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4, 25 (01): 25-30.

[3]邓钧, 杨新荣. 中日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认知要求比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36 (06): 88-9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