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排球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夏白林
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体育排球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但传统教学存在内容单一、评价枯燥、趣味性不足等问题。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应用取决于教师能力、学生条件、环境保障等多种因素。应用策略包括:设计富趣味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互动教学法,构建良性互动平台,加强过程性评价,完善条件保障。这需要学校与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发挥趣味性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排球技能;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排球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排球项目作为高中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许多高中在排球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高校的排球教学主要侧重于基本动作和规则的传授,较少关注战术和策略的训练。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命令式方法,学生参与和互动不足。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排球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当前高中排球教学中的评价,主要停留在对基本动作完成情况的检测和考核上,很少从战术运用、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也制约了学生技能和理解的全面发展,许多高中在排球教学中,场地器材有限,教学过程较为枯燥。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激发,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技能的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高中体育排球教学质量,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强调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更多战术配合、策略应用的教学,进行全面技能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情景教学、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改进评价方式,强调综合评价。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过程评价进行技能、策略、精神面貌等多角度综合评价,使评价更全面客观,改善教学环境条件,目前许多学校的排球教学场地设施简陋、器材不足,这需要学校加大投入,改善排球教学的环境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高中体育排球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
在高中体育排球教学实践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运用趣味性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高中生对体育课有一定的压抑情绪,使其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较为困难。采用寓教于乐的趣味性教学,可以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特点,通过游戏、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学生身心状态,使其在快乐中自然地接受学习,当前高中排球教学过于强调技能的机械性训练,缺乏情景化的教学应用。而趣味性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游戏训练,促使学生在实战情境中应用技能、体悟战术,全面改善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完成从“会做”到“会用”的转变。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排球项目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参与动机。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还能够使他们建立终身参与排球运动的习惯,达到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趣味性教学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游戏、模拟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助友爱等社会情感。这对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也有一定帮助,将趣味性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体育排球课程之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内在动机,使学习任务在娱乐性活动中完成,这样不仅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也使单调枯燥的训练变得富有乐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推广使用。
三、高中体育排球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应用的影响因素
在高中排球教学实践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高中教师成功运用趣味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排球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将趣味性模式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进行合理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树立“趣味运动”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摆正态度,针对具体问题研发适宜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适宜的活动方式;身体素质高低制约着趣味活动的安全开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决定了他们对特定教学活动的偏好。因此教师在应用趣味教学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
开设趣味性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如果排球课时安排较少,也会影响应用效果的发挥。此外,是否具备必要的器材和场地设施,也关系到趣味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学校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支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趣味性教学需要投入经费和管理保障,如果校领导和体育部门不提供充分支持,教师开展起来也会很困难。通过对影响高中排球趣味教学应用的各要素加强分析把握,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高中体育排球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为更好地将趣味性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排球课堂,促进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发设计新颖有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如利用音乐排球训练学生节奏感、制定情景模拟赛增强战术运用等。还可开发积木排球、沙排球等新型训练,丰富课程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微电影创作、漫画设计等展示排球文化;开展趣味问答、迷你竞赛等活动检验学习效果;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发挥积极分子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自我成长。教师要重视过程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评价与反馈,使其在愉悦心态下成长;还可以组建学生自评团队,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完善保障条件,营造良好教学环境。要配置丰富多样的场地器材,支持教师编制新颖教学方法;建立鼓励机制,营造教师开展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加强管理,确保新型教学安全顺利开展。
结论:高中排球教学需要走出枯燥和局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运动技能。运用趣味性教学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其意义;明确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策略;加强资源保障,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让高中生在快乐中学习排球、增强体育意识,使趣味性教学真正惠及广大青少年,推动我国中学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兴家王立山王健.体育趣味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画报, 2020, 000(019):134.
[2] 杜养军.体育教学模式及其在排球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10):2.DOI:CNKI:SUN:TYSJ.0.201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