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巧记初中历史知识的方法
冷星明
仁寿县禾加镇初级中学校
常听我们的历史教师感叹,现在的历史不好教,历史事件多,历史原因复杂,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确实难记、易混、易忘。再加上现在的考试题很灵活,能力要求又很高,同时农村学校的学生基础也不好,考分不理想,也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的为难情绪。但根据我在农村学校从教近三十年的经验,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端正的学习态度,初中历史是可以学得很好的。下面我就谈谈巧记初中历史知识的几个方法。
一、口诀、顺口溜记忆法
学习中国古代史,朝代顺序表很重要。为了记住中国朝代的顺序,特编一口诀: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这是中国古代史朝代更替的一条主线,记住这条主线对学好中国古代史很有帮助。这是我每教一届学生必须要求学生记住的。一开始学生不一定能记住,但每学到一个新的朝代就与学生一起念一念这口诀,用不了几个朝代的学习,学生就烂熟于心了,到学完整个中国古代史,学生都能顺口就来了。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能增加趣味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学习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美法的国庆日分别是7月4日和7月14日,我就将两时间谐音为“气死美国,法国气得要死”。若再简单联系一下近现代史中美、法对中国的侵略,带着一定的历史情怀,学生就记得更牢了,这样既有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知识点有:①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②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共创马克思主义理论。③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我就概括为:“一巴掌一巴掌打出马克思,死死的在巴黎会恩格斯,大喊一声资本主义去死吧。”然后简单的向学生说明 “一巴掌一巴掌即1818年,死死的即1844年,死吧就是1848年”。这样将时间和事件通过谐音连起来即诙谐又好记,学生印象更深刻。在学习古希腊著名科学家和戏剧家阿基米德、索福克勒斯、埃斯库勒斯和阿里斯托芬时,阿基米德的贡献有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和发明螺旋式水车。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埃斯库勒斯被称为“悲剧之父”,阿里斯托芬被称为“喜剧之父”。我就通过谐音概括为“啊(阿)杠胡(浮)了(螺),我(俄)说(索)悲埃喜啊(阿)”。通过这样的谐音将生活中打麻将胡了的惊喜和事后的调侃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欢声笑语中学得了新知识。
三、浓缩记忆法
1、提取字头浓缩法。学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就提取每个口岸的第一个字为“广厦福宁上”,学习中国现代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有①鞍山钢铁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厂造出第一辆汽车。③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通。这六个成就提取为“鞍长喷,沈武藏”。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高度浓缩的基础上,同时让学生还能够展开,这样简洁又好记。
2、提取关键核心字浓缩法。学习世界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为了记住四位航海家及其开辟的新航路,可浓缩为“迪哥达麦,好新印环球”。展开即为迪亚士发现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首次到达印度,麦哲伦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3、数字浓缩法。教学隋朝大运河相关内容时,我用“一动、二帝、三点、四段、五河”来教学。一动:一条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二帝: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三点:涿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都可找到通过浓缩记忆法让学生总结、记忆几遍,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方法展开,这些知识点就记牢了,效果比死记硬背好多了。
四、整理、归纳记忆法
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经常的归纳、整理、串联相关的知识很重要。比如学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可以整理、归纳为:九一八抗战始,西安事变统战起。七七事变全民战,南京屠杀真悲惨。平型关、台儿庄、百团大战筑长城,中共七大做准备,抗战胜利台湾回。学完中国历史,可以通过两条线来对中国思想进行归纳、整理。首先是思想禁锢的历史事件有: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大兴文字狱”。其影响都是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然后是思想解放运动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近代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现代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九二南方讲话”,其影响都是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上述的归纳、整理,学生的历史知识就由零散串联成一片了。再利用这种方法对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改革,战争等类型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这样归纳、整理后,学生既加深了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又掌握了这种学习知识的方法,对以后独立学习大有帮助。
总之,教无定法,但学有方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我们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应用到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成长,这不是一件很有趣,有很有意义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