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性视角下幼儿园扎染课程的管理与实施
冯梅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本文从在地性视角出发,探讨了幼儿园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扎染课程。文章首先分析了扎染艺术的教育价值,然后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了扎染课程的管理与实施策略。通过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创设扎染工坊,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扎染艺术,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在地性;幼儿园;扎染课程;本土资源;管理与实施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扎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在幼儿园中开展扎染课程,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本文从在地性视角出发,探讨了幼儿园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扎染课程,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扎染课程内容
在地性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扎染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这不仅能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扎染艺术。本土资源的挖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组织幼儿实地参观当地的扎染工坊或博物馆。在这些场所,幼儿可以亲眼看到扎染的制作过程,感受到扎染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同时,他们还能了解到扎染的历史渊源,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其次,邀请当地扎染艺人进园指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艺人们可以现场展示扎染技艺,让幼儿们亲身感受到扎染艺术的魅力。此外,艺人还能与幼儿进行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扎染艺术的兴趣。除了以上两种方式,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收集身边的自然材料,如树叶、花朵等,用于扎染创作。这样不仅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还能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幼儿园扎染课程的内容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地方特色。这不仅能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2. 创设扎染工坊,提供实践平台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和学习扎染艺术,幼儿园可以创设专门的扎染工坊。这个工坊不仅是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更是一个让幼儿们自由发挥创意的空间。在扎染工坊中,应配备专业的扎染工具和材料,如各种染料、布料、橡皮筋、线绳等。这些工具和材料都是幼儿进行扎染创作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工坊的布局也应合理规划,确保每个功能区域都得到有效利用,并且方便幼儿进行操作。在工坊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设计各种扎染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制作扎染手帕、围巾等小物件,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更大型的扎染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创设扎染工坊并提供实践平台,幼儿们可以在亲身实践中深入了解和学习扎染艺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3. 注重课程整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地性视角下的扎染课程,不仅要注重扎染技艺的传授,更要关注课程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扎染课程中融入语言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整合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的扎染作品,比如颜色、图案以及制作过程等。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扎染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扎染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将扎染课程与数学教育相结合也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在扎染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布料折叠、捆扎后形成的对称和遮挡关系,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逻辑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扎染相关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数学知识。科学教育同样可以与扎染课程相融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染料和布料对扎染效果的影响,让他们通过亲身实验了解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精神。通过注重课程整合,扎染课程将不再是单一的艺术教育,而是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将有助于幼儿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4.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在幼儿园扎染课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确保扎染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扎染艺术相关的培训班或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扎染艺术的最新动态、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培训中还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和经验,共同探讨扎染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邀请专家进园指导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专家可以为教师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扎染技艺和教学方法。同时,专家还能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自信心。除了外部培训和学习机会外,幼儿园还应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观摩评课等活动,让他们共同研究扎染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确保幼儿园扎染课程高质量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和学习扎染艺术,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
综上所述,在地性视角下的幼儿园扎染课程管理与实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通过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创设实践平台、整合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等措施,可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夏金荣, 武晓燕, 赵丽. 民间传统化工工艺扎染在幼儿园的实践与传承——评《染料化学工艺学》(第二版)[J]. 化学工程, 2024, 52 (02): 109.
[2]袁嘉敏.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以扎染游戏为例[J]. 学园, 2024, 17 (05): 78-80.
[3]张显群. 幼儿园扎染活动的实施与指导经验[J]. 上海托幼, 2024, (Z1):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