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初探 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韩波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电路初探   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韩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一、教学说明

(一)教学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子技术的核心之一就是电路连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2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主要介绍了电路连接的种类和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正确的连接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电路连接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相关知识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并组织相关的科技活动和竞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热情,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学生需要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概念,了解直连、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应用,理解电路连接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生需要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原理,具备正确的连接方法和操作技能。

3. 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解决电路连接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电路连接的基本概念和种类:重点学习直连、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理解它们在电子技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2. 电路连接的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际操作电路连接的过程,掌握正确的连接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路连接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原理:学生需要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原理,包括直连、并联和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操作电路连接的技巧和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和步骤,理解电路连接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并能够独立进行电路连接的实践操作。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路连接的设计和调试,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电路连接是电子技术的基础,是实现电子设备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来先观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电路连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播放视频)

  【基础知识讲解】

教师:你们看完视频之后,能告诉我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吗?举个例子。

学生A: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有直连、并联和串联。举个例子,家里的灯具就是直连电路。

教师:很好,你说得对。那么,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串联和并联电路。请看图表。

(教师介绍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示意图)

  【实践尝试】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一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请你们拿起手中的材料,按照示意图进行连接。

学生B:老师,串联电路的连接是将元件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是这样吗?

教师:是的,你理解得很好。请你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B进行实际操作,连接了两个电阻)

学生A:老师,我连接好了并联电路,电阻是并联的,就是两个电阻同时连接到电源上是吧?

教师:很棒,你也理解得很好。请你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A进行实际操作,连接了两个电阻)

  【问题分析】

教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些问题。同学们注意,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损坏,会发生什么情况?而在并联电路中,当一个电阻损坏,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C: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损坏的话,整个电路都会失去连接,所有的灯都会熄灭。而在并联电路中,当一个电阻损坏的话,其他的灯还能继续亮着。

教师:非常好的分析!你很准确地指出了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损坏的后果。这说明我们对电路连接有了更深的理解。

  【拓展应用】

教师:电路连接不仅仅只在电子设备中使用,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请你们思考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呢?

学生B:我想到了家庭用电插座,里面的插孔是并联的,这样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电器;还有圣诞灯串,每个小灯泡是串联的,一个坏了,其他的还能继续亮着。

教师:很棒!你们的回答很有创意,发现了生活中电路连接的应用。继续加油!

  【学习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包括直连、并联和串联电路。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分析,我们加深了对电路连接的理解。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学生A: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补充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生C:我学会了分析电路连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很好!你们的回答很出色。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电路连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实践操作的技巧。电路连接是电子技术的基础,今天的学习将为你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发现更多有趣的电子技术知识。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本次以“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为主题的案例教学,通过情境导入、基础知识讲解、实践尝试、问题分析、拓展应用和学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了电路连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对话,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案例只涉及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没有涉及更深入的电路连接知识。其次,在问题分析环节中,由于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实例进行讨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后,在学习总结环节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环节设计,以更多的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和讨论,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在学习总结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