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尤为主要的。小学数学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题干,有些学生经常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丢分,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审题,着重关注他们的审题能力,教给他们审题技巧。学生学会审题方法,培养好自身的审题能力,对于其自主学习起着相当大的帮助。本文便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展开论述和研究。
DOI
作者印婧婧
出处《时代教育》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印婧婧

江苏省射阳县大有小学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尤为主要的。小学数学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题干,有些学生经常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丢分,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审题,着重关注他们的审题能力,教给他们审题技巧。学生学会审题方法,培养好自身的审题能力,对于其自主学习起着相当大的帮助。本文便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展开论述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课堂上做题,有老师带领,学生都可以做出题来,但在课下完成相似作业时,结果便会差强人意。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审题能力没有被培养起来,不懂得如何审题。一旦审题错误,便会对一道数学题产生错误的认知,有了错误的认知,做出来的答案便也不对。所以一些数学好语文有待提高的学生,在进行大考试中数学成绩便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不理解数学题干的意思。审题方法不掌握,能力不提高,数学成绩便不会得到提升。

一、造成审题不清的原因

1.数学中的语言是不拖泥带水的,语言十分精炼,与语文题干不同。但题干语言里经常有一些隐藏信息,这个时候学生要通过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题干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扩展,并且要求他们熟练掌握知识点,明确隐藏信息是哪些。

    2.数学苏教版教材更加注重题目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它的许多题目都是有图片也有题干。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题目上吃亏,因为有些学生只看图片而忽视了题干,而有些学生则只看题干而忽略了图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图片和题干都进行阅读才可以。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1.让学生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

该如何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体会到审题的重要性且在体会到之后可以立马改正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他们玩一个小游戏,从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审题的重要性,并且立马改正。小游戏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每个人都会积极配合完成游戏,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让他们把审题的重要性铭记于心。

例如,给每一位同学发一张纸,在纸的上面有10道选择题,学生按要求做完之后举手,赢的人会获得奖励。要求是每个人只有三秒钟的读题时间,10秒钟必须完成下面各题中的其中一题。但10秒钟过去了,有的学生完成了举手,有的学生却表示抗议:10秒钟怎么可能写完十道题呢?一秒钟写一道,他不信大家都可以完成。这个时候,审题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认真审题的学生便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多进行这样的游戏,可以使他们提高审题速度和审题正确率。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并且以后保证一定认真审题。

2.教给学生正确审题的方法

首先是读题。审题就是让学生通过理解题干意思,并对题干中的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和隐藏信息进行分析的认识活动,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只有把题读明白了,才可以解出正确的答案。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进行多样化训练,找到适合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论哪一种方式,都要认真审题,做到不漏字、不多字、不读断句,看清标点符号的位置。

其次是找关键句,要求学生删除掉次要信息,屏蔽对自己的干扰,明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同时还要找到隐藏的信息。数学审题就相当于语文考试,一字一句都要理解透了,让他们明白每个句子的含义。除此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学会寻找关键句,并对关键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从而可以确保准确无误的算出正确答案。

例如,把一些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从大到小”便是关键句,应该要求学生将关键句标注起来。这个班大约一共有多少学生,“一共”便是关键词,是要运用加法的。把从左边数第五朵花圈起来,“左边”和“第五朵”都属于关键词。慢慢地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进行阅读题干时便可以第一时间找出关键词,抓住重点从而充分理解题干的意思。

    最后是复述。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完题干信息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次进行叙述,并且意思与原题干意思不可产生误差。不论学生复述出来的意思与原题干意思是否正确,都要培养他们进行复述的习惯。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题干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审题技巧。通过复述题干意思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于题干的理解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他们对于题干为什么会产生认知错误,是哪一方面导致他们产生认知错误,并进行纠正和引导。

3.重视审题教学,深化审题理解

惯性思维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在进行阅读题干时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及时纠正,让他们意识到有些题干虽然相像,但意思却是大相径庭。引导他们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由此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练习题的拓展:小明家里的花园中,向日葵有30枝,玫瑰花比向日葵多6枝,请问,玫瑰花一共有多少支?学生很容易就计算出30+6=36(枝);教师接着出题:向日葵有30枝,比致瑰花多6枝,请问,玫瑰花一共有多少支?部分学生受到前一题的影响,把该题也当作是加法算题,导致错误,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补充已知条件,并简单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适当开展有助于学生审题的活动。但是审题能力的提升不是说学会一道题的审题,其他题就都会审了,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小抓起,每时每刻都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审题。长此以往他们的审题能力便会被培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陌生题目,也可以从容地分析,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丽媛.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Z2).
  2. 2郑梅娟.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4,(08):63-6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