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程燕 “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 【摘要】摘要: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小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其在信息时代的教学要与时俱进。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DOI
作者黄程燕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黄程燕 “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黄程燕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中心小学  322118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小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其在信息时代的教学要与时俱进。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 1.重视应试培训。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应试培训的现象。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很多学校和家长过度强调考试成绩,导致教学过程被应试所驱动,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

2.缺乏整体性思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点的教授和训练,而忽略了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学生学习分散,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缺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运用的能力。这种知识的碎片化学习,限制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的发展。

3.依赖教师讲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但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会使学生对语文学科过于依赖,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应用能力的欠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许多老师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但较少开展实际应用的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缺乏实践的能力。

5.阅读能力的不足。虽然小学语文中注重阅读教育,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普遍不足。很多学生只停留在理解文字表面意义的层面,对于阅读材料的思考和深入理解较为薄弱。缺乏广泛阅读、深度思考和文学欣赏的训练,限制了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发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改进和提升。通过强化课堂互动、强化实践应用、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注重综合评价等策略,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资源,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

2.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时代信息多样、瞬息万变,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过滤和分析信息,以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小学语文课堂应当让学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实、准确的内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升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时代强调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海量信息进行整理和重构,并能够运用多种媒介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实际上在如今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多的应用,这也是由于信息技术是如今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更多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方式减轻很多教学负担。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方式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到课堂中向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可以更多的被学生所吸收,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达成。

例如,在进行《找春天》这一篇课文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春天是最熟悉不过的,因此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多的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好课件,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到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实际上最主要的也是为了带动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提高注意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接触春天,感受到春天的氛围,这样学生在进行听课时,才会更加投入,而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过程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也是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时,针对于他们本身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学习时,才会更加积极,而信息技术的作用也就在于加深学生的这种情感,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就不用浪费精力去维持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4.塑造全面发展的个性培养。信息时代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和展示的机会,小学语文课堂应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普遍都比较薄弱,因此课堂正在进行学习时,就是一般来说,需要将一些知识点内容,花费很多时间去给学生解释清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这样也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反观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将一些知识内容以一种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轻易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达到理解的效果。同时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内容,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也可以,呈现出来的方式更加简易话,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1.整合新媒体技术。针对信息时代学生易接触的媒体和工具,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新媒体技术,如图像、视频、音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多媒体展示和网上资源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信息获取渠道。例如,在进行《传统节日》这一篇课文时,传统节日比较多,其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内容也比较多,特别是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个阶段所需要了解的课外知识内容更多,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内容。况且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比较有限,对于学生来说,更多情况下在于让学生对于课堂中教师拓展的知识有印象,这样才会有效果。那么如果教师单纯口头上去给学生拓展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也需要花费大量教学时间,而如果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去接触到大量的课外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快接受这些内容。这也就是说明了信息技术的方式,最多的优点就是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帮助学生摆脱空间束缚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2.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在信息时代泛滥时,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和辨别信息的可信度、真实性和价值,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3.提供实践和应用机会。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情境设计和任务驱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编写小说、新闻报道等,提高他们的信息整合和表达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信息时代十分强调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和合作任务,通过团队讨论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评估与反馈

1.多元维度的评估。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手段。教师可以采用个人作品展示、小组合作评估和自我评估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

2.及时有效的反馈。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迅速反馈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当及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以便学生在继续学习中及时调整。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通过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通过整合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实践和应用机会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全面发展。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在课堂中针对于一些教学方式的感兴趣程度去采取教学措施。同时针对如今的课堂教学情况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带动课堂听课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多的投入到课堂中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单纯的去给学生讲解知识点,更多在于让学生全方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妙玲. "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22,9(9):162-163.

[2] 孙璐.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交流,2021,28(8):1106.

 

 

  • 相关文献